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吳時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吳時亮(1550年—1646年),元亮,號訥如浙江湖州府烏程縣籍,歸安縣[1]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生平

吳時亮是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浙江鄉試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2],工部觀政,四十八年授工部營繕司主事,天啓二年調兵部車駕司主事,四年主考廣東鄉試,五年升員外郎、郎中,官至山西按察司提學副使。其時多處都興建魏忠賢生祠太原縣知縣計畫仿效,他說:「附和魏忠賢求富貴,如遭非議怎樣?守正得禍並非壞事。」於是終止計畫[1]。調浙江按察司副使、兵備蘇松常鎮,崇禎元年升湖廣按察使,丁母憂歸。歷升江西按察使、廣東布政使隆武年間,他捐出十萬餉銀到福京,於程鄉遇險但力保不失,升兵部右侍郎,隆武二年(1646年)歸里後去世,享年九十七歲[3]

家族

曾祖吳應芬,光祿寺錄事。祖父吳仕謨,上林苑錄事,贈山西布政使司參政;父吳世裕,號沖陽,訓導,封山西布政使司參政。母溫氏(1557年-1630年),封淑人。娶潯州府同知王順所之女,累封淑人。子吳景亶[4],崇禎十三年進士。

引用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