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吳小紅
中国考古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吳小紅(1964年3月24日—),女,新疆烏魯木齊人,中國科技考古學者,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科技考古與考古年代學。
生平
1981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化學系,先後獲得理學學士、碩士學位。1988年至1993年,在北京市物理化學分析研究中心擔任助理研究員。1993年進入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攻讀博士學位。1996年博士畢業之際,正值全國「夏商周斷代工程」剛剛啟動。在導師劉元方院士的建議下,進入北京大學考古學系(1997年改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2002年改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工作[1]。2007年晉升教授。
吳小紅和張弛教授等人合作完成「中國仙人洞遺址兩萬年陶器」一文,發表在2012年6月28日的美國《科學》雜誌上,將中國早期陶器出現的時間確定為大約兩萬年前。這一研究成果最終入選2012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2]。
2021年2月1日,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年代學與動植物考古實驗室「,吳小紅擔任實驗室主任[3]。
榮譽
學術兼職
- 國家文物局考古年代學重點科研基地主任
-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考古年代學聯合實驗室主任
-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
- 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理事
- 中國考古學會考古年代學專業委員會主任
- 中國文化遺產標準委員會委員
出版物
- 崔劍鋒; 吳小紅. 铅同位素考古研究-以中国云南和越南出土青铜器为例. 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學術叢書. 文物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01023851.
- 黃維; 陳建立; 王輝; 吳小紅. 冶金考古II:马家塬墓地出土金属制品的技术研究——兼论战国时期西北地区文化交流.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3. ISBN 9787301220894.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