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吳應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吳應箕(1594年10月24日—1645年12月2日),次尾樓山安徽貴池大演(今石台大演鄉)高田人,復社領袖,詩人、學者。

生平

萬曆二十二年九月十一日(10月24日)出生於石台縣大演鄉永福村高田組。性豪放,「性喜聲,使娛樂,不肯一日鬱郁作窮悴狀。」[1]崇禎十二年(1639年)和陳貞慧起筆《留都防亂公揭》,歷數阮大鋮罪行。八試不第,崇禎十五年(1642年)中鄉試副榜。工書法草書初學黃庭堅,後宗米芾顏真卿。好與忠貞志士交往。

弘光元年(1645年)閏六月在家鄉起兵抗清,與徽州金聲等義兵相呼應,一度收復皖南大部。唐王授以池州推官之職,紀監軍事。十月,在貴池縣泥灣山口阻擊清兵,兵敗灌口,退至回山,於壓氣培(今烏鴉培,在大演鄉新龍村境內)為清兵俘獲,押送府城,十月十七日行至山口施松林[2],清兵恐引起騷動,就義於池州城外石灰衝[3],清兵割首而去[4],《池州府志》載「頭入郭門如生,三日不變」。侯方域輓詞:「面冷而蒼,髯怒以張;言如風發,氣奪電光」。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山口二秀才施士端施士謙感其忠烈,在殉難地捐立碑石,以志紀念。吳應箕詩歌堅實質樸,激昂豪放,著有《兩朝剝復錄》、《國朝記事本末》、《留都見聞錄》、《樓山堂集》等等。

Remove ads

參見

注釋

參考書目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