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呂志和

已故香港企業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呂志和
Remove ads

呂志和大紫荊勳賢GBSMBEJP(英語:Lui Che-woo,1929年9月11日—2024年11月7日),香港企業家,1955年創立嘉華公司(嘉華集團的前身)。

快速預覽 個人資料, 出生 ...

呂志和生前為嘉華國際集團董事會主席和銀河娛樂集團董事會主席,並創立了「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其資產總值曾在2010年代中期升至逾200億美元,一度成為亞洲第二富豪、華人第二富豪,僅次於首富李嘉誠。逝世前在香港富豪榜排行第七。

Remove ads

生平

早年生活

呂志和1929年出生於廣東新會縣江門鎮東海里[7],是三代單傳的家中獨子,有五個妹妹[6]:28-29。據其自傳,曾祖父呂德盈從家鄉赴美國當農場工,後成為富裕的農場主,曾是美國出口蔬菜市場中最大的華裔供應商;祖父呂永康回江門娶妻後,一直留在美國生活;父親呂金銓生於1911年,當時家族已是江門富戶,在東海里第八巷有大宅;其母親名李寶璇,外祖父是江門一所私塾的校長[6]:26-32

呂家在日本侵華後家道中落[8]。呂志和四歲時隨家人移居香港,就讀新填地街文化中學小學部[6]:33,1941年12月正就讀文化中學中一年級上學期,但因香港淪陷而被迫停學,自此沒有再接受任何正規教育[6]:37-38。1940年代,年僅13歲的呂志和嘗試創業[9],以其堅毅性格,先在香港油麻地經營食品製造批發,戰後跟隨姨丈學習經營買賣汽車零件生意;五、六年後自立門戶,開設了汽車零件銷售公司[10]

開創建材和地產發展事業

1950年代初,他赴日本沖繩島,游說當時的美國軍部和領事館,把美軍韓戰後於沖繩剩餘的重型物資如大型運輸車、開山機械等賣給他,並將之運回香港,供應給香港作開山築路及建設之用[11],這為他未來的事業發展奠下重要基礎。

呂志和於1955年在香港創立了嘉華公司[12],參與開發觀塘區一帶,包括秀茂坪、樂富、藍田及油塘等的大型填海工程。此後,嘉華公司一直為香港工程建材的主要供應商,呂志和也因而得名為「石礦大王」[13][14]

1960年代,呂志和投得香港第一個新型石礦場—安達臣道石礦場的開採權[15],引入自動化設備取代人手開採;及後再於1997年與香港政府簽訂為期17年的重整及美化計劃合約,將石礦場重整為一幅多用途發展土地。

呂志和也於1960年代起涉足地產發展,隨後業務逐漸由香港發展至中國內地、澳門、東南亞及各地主要城市。1987年,由他一手創立的嘉華國際集團在香港上市[16];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呂志和是首批進入內地建材行業的香港企業家之一,參與了廣州市首個舊城改造計劃,把越秀區之舊樓房改造為現代化大型住宅及商業小區—嘉和苑。呂志和亦是最早進駐上海地產市場的香港企業家之一,於市中心黃金地段購入多塊土地,經過多年經營,嘉華集團現時已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昆明、深圳、珠海等十多個城市發展業務,投資數百億元。

進軍酒店及旅遊業務

1980-90年代,呂志和集中於美國酒店及地產發展,旗下酒店與洲際萬豪喜來登希爾頓等國際知名酒店品牌合作,同時培訓本地的管理人才,另建立了高端服務式公寓品牌—尚臻[17],引入現代化、系統化的管理制度[14]。他在1983-84年間創辦香港酒店業主聯會(初期名為香港酒店業主商會),並一直自任主席[18][19][20]九七回歸後該會成為選舉委員會酒店界的兩個指定團體之一,2020年代成為界別唯一指定團體[20]

進軍澳門博彩業

2002年,澳門開放賭權,當時澳門政府通過競投招標的形式,發出3個博彩經營權牌照,從未涉足賭業的呂志和成立銀河娛樂場股份有限公司參加競投,成功投得其一[14]。據彭博富豪榜2014年初發表的統計,因銀河娛樂的股價上漲,呂志華的資產總值達至296億美元,當時超越李嘉誠,成為亞洲首富[21],但隨即有香港傳媒認為此統計有誤,應是僅次於李嘉誠[22],彭博及後對富豪榜作出相應修正[8]。同年4月,福布斯發表華人富豪榜,呂志和以220億美元資產排行第二,同樣僅次於李嘉誠[23]

逝世

2024年11月7日,呂志和於香港辭世,享年95歲。其死訊由銀河娛樂及嘉華國際公佈。[24]他在2024年12月4日於香港殯儀館舉殯,遺體安葬於柴灣歌連臣角香港佛教墳場[25]

慈善與教育事業

呂志和積極於慈善事業,曾出任東華三院的1981-82年度(辛酉年)董事局主席[26];多年來捐助各地的教育、醫療等項目,曾在2016年成為《胡潤港澳台及海外華人慈善榜》的榜首[27]。其中對教育範疇最為重視,呂志和曾表示自己早年輟學,以及曾遇上外國人嘲笑「中國人都是文盲」的經歷,讓他深感教育的重要性[6]:284[28]。他為貧困地區所捐建的中小學有百餘所[27][28],亦曾捐助香港、澳門、中國內地及海外的多所高等院校,留下不少以他命名的建築[6]:284-288[27][29][30],如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呂志和樓[31]上海交通大學的呂志和科學園[32]史丹福醫學院的呂志和研究實驗室[27]。1980年代他為出生地江門興建五邑大學提供了頗大幫助,為該校首屆董事會主席[33],並持續捐助[6]:284-285[30]。他亦擔任復旦大學校董逾二十年[6]:288[27],多年來資助該校不同項目,如早年捐贈數百台電腦、協助設立大學教育基金等[6]:287-288;資助興建、修繕多個建築物及設施,包括光華樓的志和堂、呂志和樓[34](原為郭子彬資助興建的子彬院)、呂志和資訊科技實驗室[6]:287-288。酒店業作為呂志和的主要投資板塊之一,他亦致力推動酒店業的高等教育發展,例如協助香港中文大學成立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協助香港理工大學籌建教學酒店[6]:285[29]。1995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為表揚他長期的資助,將國際編號5538的小行星命名為「呂志和星」。[6]:289[13][27][35]

2015年創立「呂志和獎 – 世界文明獎」。[13][27]

Remove ads

軼事

呂志和最為人熟悉的形象是他的貝雷帽,他自述是因為自己年逾40之後開始脫髮,出席會議時被冷氣吹著容易著涼,需要保護自己的頭部。他試過戴假髮,但又因為會令他大汗淋漓而放棄,直至他的女兒建議他戴帽子,自此「帽不離身」[36]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