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涵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涵義》為牟宗三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三年級時(1932年)完成的作品[1][2][3][4],原書名為《從周易方面研究中國之玄學及道德哲學》,作者嫌名稱冗長[4],重新出版時改為現名。此書1936年首次出版,1988年4月由台灣文津出版社重印[5],重印版420頁[4],兩版無本質差異[5]。
![]() |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
該書並非為專門解析《周易》本文而作,其最大目的在於「確指中國思想之哲學的系統,並為此哲學的系統給一形式系統焉」[6];而又主要就胡煦和焦循二人的易學著作來闡發其各自的「自然哲學」和「道德哲學」。牟宗三寫作此書時尚未接觸宋明儒學及康德哲學,而是「在數理邏輯以及羅素、懷悌海、維特根斯什坦的思想背景下進行」[7],故與其後來的著作思想相較顯得十分不同;而牟氏亦對於年輕時的這部作品有所後悔。[8]
該作中發掘了胡煦的易學思想並譽其為中國最大的哲學家,出版後引發了學界關注。[9]
Remove ads
篇目內容
- 導言
- 漢之天人感應下的易學
- 晉宋的佛老影響下之易學
- 清胡煦的生成哲學之易學
- 清焦循的道德哲學之易學
- 易理和之絜合
- 最後之解析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