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周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周祭是中國商朝晚期形成的一套完備的祭祀制度,由商王祖甲開創,分為肜祭(鼓祭)、翌祭(舞祭)、祭祭(肉祭)、洅祭(穀物祭祀)、協祭(綜合性祭祀)這五種,對殷人的祖先進行周而復始地祭祀。由於商朝也採用干支紀日,祭祀某位商王或其配偶就在其廟號所屬天干的日子裡,例如祭祀祖乙就在乙日,祭祀武丁就在丁日。把所有需要祭祀的祖先祭祀一遍下來需要三十六旬或者三十七旬,其中肜祭祖甲一旬之後會有一個空旬。兩個祭祀周期相當於兩個太陽年的時間。到了商代末期,周祭制度最為完善,在文丁、帝乙、帝辛時期的黃組卜辭中有大量的祀譜材料。甲骨文中的周祭現象最初由董作賓在《殷歷譜》中總結發現。[1][2][3]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