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呼延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呼延族(?—?),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1],北魏、東魏、北齊官員。

生平

呼延族最初是高昂的門客,後追隨高昂在信都起兵反抗爾朱氏[2][3]中興二年閏三月庚申(532年5月18日)呼延族與王桃湯東方老等人以部曲的身份隨高昂參與韓陵之戰[4]天統五年(569年)十二月,北周派遣將領圍困洛陽,斷絕北齊守軍的運糧道路。武平元年(570年)正月,齊後主詔令斛律光率領步兵騎兵三萬人前往討伐周軍。齊軍抵達定隴後,張掖公王傑、中州刺史梁士彥、開府司水大夫梁景興等人駐紮在鹿盧交的道路上,斛律光披甲執矛,身先士卒沖入周軍,兵刃相交後王傑的部下潰散,被斬首二千多級。斛律光又推進到宜陽,與齊國公宇文憲、申國公李穆相持了一百多天。斛律光修築統關、豐化二城,以打通宜陽的道路。斛律光率軍撤退抵達安鄴,宇文憲等人率領軍隊號稱五萬人緊隨其後。斛律光派出騎兵反擊,周軍潰敗,開府宇文英、都督越勤世良、韓延等人被俘虜,被斬首三百多。宇文憲又命令王傑、大將軍中部公梁台與梁景興、梁士彥等人率領步兵騎兵三萬人在鹿盧交截斷要路。斛律光與韓貴孫、呼延族、王顯等將領合擊,大敗周軍,梁景興被斬首,又俘獲了周軍一千多匹馬[5]。之後呼延族在北齊官至西洛州刺史,封廬江郡王[6]

承光元年(577年)正月,高孝珩與呼延族、莫多婁敬顯尉相願共同謀劃,於正月五日(577年2月8日)動手,高孝珩在千秋門斬殺高阿那肱,尉相願在皇宮內以禁軍接應,呼延族與莫多婁敬顯從游豫園率領士兵出動。高阿那肱從別宅走小道入宮,高孝珩的謀劃沒能實現。高阿那肱和韓長鸞害怕高孝珩生變,將高孝珩調出朝廷中央外任滄州刺史,尉相願拔佩刀砍柱子嘆息說:「大事已去,還有什麼可說的!」[7][8][9]

Remove ads

家庭

祖父

  • 呼延叔歸,北魏上谷郡太守[1]

父親

  • 呼延恃寵,北魏武騎常侍、大將軍[6]

子女

  • 呼延貴,隋朝虎牙郎將[6]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