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和平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和平軍
Remove ads

和平軍孟加拉語শান্তি বাহিনী羅馬化Shanti Bahini),是1972年—1997年吉大港山區衝突期間孟加拉國吉大港山區聯合人民黨的武裝力量,旨在通過武裝鬥爭讓吉大港山區的查克瑪人取得自治自主權。和平軍主要由查克瑪人組成,被認為是孟加拉國的一個叛亂組織。[2][3]

快速預覽 和平軍, 領導人 ...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1994年5月5日位於科格拉焦里縣的和平軍組織成員

1971年,隨著孟加拉國的獨立馬納班德拉·納拉揚·拉爾馬英語Manabendra Narayan Larma於1972年建立起吉大港山區聯合人民黨(簡稱PCJSS),以尋求建立一個能代表吉大港山區部落人民的政治組織,他在1973年代表PCJSS參選國民議會議員[4]。拉爾馬通過政治協商的方式為吉大港山區少數民族爭取自治失敗後,他回到吉大港山區,率領PCJSS和隨之建立的「和平軍」武裝與政府軍作戰多年。[5][6]

1975年,在謝赫·穆吉布·拉赫曼遇刺、執政黨人民聯盟被軍政府取代後[7],印度開始為和平軍提供支持和庇護[8][9][10],部分成員前往印度境內的恰克拉塔接受培訓[11][12]。1977年,和平軍開始組織襲擊孟加拉的政府軍隊[13],並進行綁架與勒索的活動[14][15][16]。其後,拉馬開始躲避政府安全部隊的追捕[14][16]。1981年6月23日,和平軍襲擊了孟加拉國步槍隊的一個營地,導致13人陣亡,和平軍還將抓獲的24名步槍隊成員處決[17]。然而,隨著和平軍內派系分裂,拉馬在組織內的話事權大大下降,並於1983年11月10日遭到暗殺[14][16]

在持續了二十多年的戰爭後,吉大港山區聯合人民黨和孟加拉國政府於1997年簽訂了吉大港山區和平條約英語Chittagong Hill Tracts Peace Accord,宣布放棄戰鬥,在科格拉焦里縣的一個體育場交出了武器。和平軍依照條約的規定取消了宵禁,並接受了5萬名返回的難民。[18][19]

Remove ads

戰爭罪行

1980年代,由於和平軍強迫當地的孟加拉人放棄原來的居所並讓當地部落居民取而代之,孟加拉政府為這些流離失所的難民提供了安置的土地[20]。據稱,和平軍於1984年5月31日在蘭加馬蒂縣發動了一場造成400人死亡的屠殺英語Bhushanchhara massacre[21][22]。1986年4月29日,和平軍殺死了19個孟加拉人[23][24],1989年6月26日,和平軍燒毀了一些在孟加拉大選中有村民參與投票的村莊。[25]1996年,和平軍綁架並殺害了13名孟加拉人[26],同年9月9日,和平軍以開會的名義召集並殺害了一批伐木工人[27]。和平軍還以各種收費的名義從當地居民處攫取了400萬美元的財產。[28]

後續

條約簽訂後,和平軍的部分成員轉業為警察。然而,仍有一批反對和平條約的前和平軍成員組成了一個名為「人民民主陣線」的組織,並聲稱是PCJSS的後繼者[29][30]。而孟加拉政府方面,這一條約非但受到了孟加拉國民族主義黨的批評,條約的內容也未能完全落實。[31][32]

2014年8月,印度邊境安全部隊米佐拉姆邦逮捕了一些攜帶武器的和平軍成員,其中2人是孟加拉國的查克瑪人,3人是印度國籍的查克瑪人。[33]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