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和聲歌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和聲歌手
Remove ads

和聲歌手(backing vocalist,backing singer)是為主唱提供聲樂和聲歌手。某些情況下,和聲歌手可能單獨演唱引導部分一直到主唱參與,其中一個例子是2010年,香港歌手陳奕迅在《DUO陳奕迅2010演唱會》尾場中讓和聲歌手歌手岑寧兒獨唱《The End of the World》,其歌聲開始被人注意,後來更成為主唱歌手。如果主唱突然忘詞、泣不成聲,或因為身體不適而避唱高音部分,和聲歌手會成為代唱歌手,也會唱主旋律[1]。其他當過和聲歌手的主唱包括太極樂隊雷有暉雷有曜,以及陳昇吳宗憲彭羚林俊逸賴聖恩葉瑋庭蕭敬騰小宇方大同方炯鑌等。

Thumb
兩個人的固定成員

在流行樂團如S.H.E動力火車海灘男孩天命真女老鷹合唱團比吉斯Mutya Keisha Siobhan英語Mutya Keisha Siobhan,即 Sugababes英語Sugababes 團體第一任成員[2][3]更是以和聲聞名,羅賓·吉布和S.H.E 團員更在主唱與和聲歌手兩個崗位來回穿插。

反之,主唱歌手在錄製唱片時,也可能會一手包辦和音音軌,然後把它們二合為一,因為自己的音色和音質比較容易融合在一起,常用這種方法錄製的歌手包括 木匠兄妹合唱團張學友巫啟賢陳昇派崔克·史坦普打倒男孩主唱)、布倫登·尤里Panic! at the Disco 主唱)大衛·寶兒李克勤黛兒塔莎蓮·迪安布萊尼等人;而張學友米高積遜珍納·積遜碧昂絲·諾利斯瑪麗·嘉兒李榮浩IU 等歌手更因為本身音域的寬度或本身在團體歌唱和合唱團經驗,不但可以把和聲音軌增加,更讓編排歌唱音軌的難度和深度增強,甚至達到單人合唱團的效果。而在現場演唱時,會以其他和音歌手模仿自己的聲音,或完全沒有和聲,或以和預錄的和聲音軌播出。

另外,如果一首獨唱的歌在演唱會上變成合唱版,主唱歌手也有可能變成和音歌手,來搭配或突顯嘉賓或其他主角[4][5][6][7]李克勤譚詠麟常常在《左麟右李》兼任台前和聲歌手的工作,甚至把主音和和聲歌手部分一直轉換,因為撇除幕後的和聲歌手,只有兩個人,所以並沒有受到四人或以上合唱團或歌劇演員的和聲限制,表明不能換角。 例:李克勤一旦是男中音和聲角色,不能跳到男高音主音,然後再回到原本崗位。[8][9]

和聲歌手在合唱時不一定要搭配主唱,有時候歌詞上或音色、音域(像男低音跟女高音的搭配)和風格上的落差也可以達到反差效果。[10][11][12][13][14][7]

一些樂團只有當和聲歌手在舞台上時才使用他們,這是很常見的。在許多搖滾重金屬樂團,擔當和聲歌手的音樂家同時也彈奏樂器,像是節奏吉他鋼琴、電貝司或鼓。如太極樂隊雷有曜雷有暉鄧建明Wonder Girls[15]AOADay6布倫登·尤里[16]皇后合唱團羅傑·泰勒多數是隊中高音和聲,但也是隊中的鼓手。[17] 木匠兄妹合唱團凱倫·卡本特本來是鼓手[18]理查·卡本特除了是樂團和聲歌手,他本是鍵盤手和鋼琴師。[18]

Remove ads

香港樂壇

由於香港唱片歌手眾多,專業和音歌手卻只有寥寥數十人,因此在香港的主要演唱會中,和聲歌手名單通常都相同,在1980年代中期主要擔任和聲的包括有馮文傑譚錫禧張偉文雷有曜雷有輝周小君袁麗嫦﹑Anna、李小梅、李君筑,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主要有Barry Chung陳碧清陳美鳳、曹潔敏、楊淑貞(80年代末歌唱組合「赤道」成員)、鄭鴻昌、柳重言

以下是1980年代中至1990年代初,部分歌手指定某的和音歌手:

另外,在香港聯演活動當中,大部分為新任和聲歌手,擔任和聲的包括有呂喬恩黃意雅周籽言李泳琪張卓文譚鈞濂(呀濂)、蘇莉雅,當中不少具有樂隊背景,或是透過網絡出道,為和聲歌手樂壇打好基礎。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