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和辻哲郎

日本哲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和辻哲郎
Remove ads

和辻哲郎(日語:和辻 哲郎わつじ てつろう Watsuji Tetsurō,1889年3月1日—1960年12月26日)是一名日本哲學家、倫理學家、文化史家、日本思想史家,以『古寺巡禮』『風土』等著作知名。其倫理學體系被稱作和辻倫理學日語和辻倫理学。和辻哲郎是20世紀早期日本的主要哲學家之一,他的著作既涉及東方哲學,也涉及西方哲學。他曾在日本和歐洲求學,且與當時的許多日本哲學家一樣,他的作品展示出對這兩種截然不同傳統的巧妙融合。[1]

快速預覽 和辻哲郎, 出生 ...
快速預覽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
Remove ads

哲學

忘卻自我

西方倫理學方法的研究使他確信,西方思想家傾向於以個人主義的方法來看待人性,因此他也傾向於以個人主義的方法來看待倫理學。但對和辻哲郎來說,個人只能被理解為其特定時代、關係和社會背景的表現形式,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一種 "氛圍"。他從我們與更廣闊世界的關係中探討了人性的觀點。

為了拯救國家,武士常常在戰鬥中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是一種極端忠誠和自我犧牲的行為,被和辻哲郎稱為"絕對自我犧牲"或"kenshin"。對於和辻哲郎來說,倫理道德不僅僅是個體行為的問題,更是關於忘卻自我的或犧牲自我的問題,以便個體能夠為更廣泛的社會或群體謀福利。和辻哲郎的民族主義倫理觀和對日本民族的優越性的堅持導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的聲望下降,儘管後來他與這些觀點保持了一定的距離。[2][1]

經歷

著作一覽

  • 『古寺巡禮』 岩波書店 1919
  • 『日本古代文化』 岩波書店、1920
  • 日本精神史研究日語日本精神史研究』 岩波書店、1926
  • 『原始基督教の文化史的意義』 岩波書店、1926
  • 『原始仏教の実踐哲學』 岩波書店、1927
  • 『続 日本精神史研究』 岩波書店、1935
  • 『風土 人間學的考察』 岩波書店、1935
  • 『康德 実踐理性批判』 「大思想文庫18」岩波書店、1935
  • 倫理學』 岩波書店(上中下)、1937-49
  • 『鎖國 日本の悲劇』 筑摩書房、1950
  • 『日本倫理思想史』 岩波書店(上下)、1952
  • 桂離宮 製作過程の考察』 中央公論社、1955
  • 『仏教倫理思想史』 岩波書店「全集 第19巻」、1963

關連項目

  • 境野事件
  • 和辻春樹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