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咖啡因依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咖啡因是一種常見的中樞神經興奮劑。在咖啡、茶、馬黛茶、可可等植物中都存在天然的咖啡因。它也是許多消費品中的添加劑,如常見的能量飲料和可樂等飲品。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咖啡因的作用機制與古柯鹼和安非他命衍生物的作用機制有些不同;咖啡因可阻斷腺苷受體A1和A2A[1]。腺苷是一種細胞活動的副產物,腺苷受體與腺苷的結合會產生疲倦感和睡意。而咖啡因阻斷了這些受體與腺苷結合的能力,這使得身體內的天然興奮劑,如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在體內持續維持較高水平。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描述了四種與咖啡因相關的疾病,包括中毒、戒斷、焦慮和睡眠障礙。[2]

Remove ads
依賴
咖啡因的使用被歸類為依賴,而不是成癮。咖啡因依賴的形成是由於咖啡因拮抗了腺苷受體A2A[5],有效地阻止了腺苷受體部位的腺苷,這不僅能推遲睡意,還會促使多巴胺釋放[6]。雖然咖啡因與成癮藥物一樣會增強大腦中的多巴胺信號(參見 Eugeroic),但不足以像古柯鹼、嗎啡和尼古丁等成癮物質一樣激發大腦的獎賞迴路。若要對藥物上癮,必須激發大腦的獎賞迴路[7]。
研究表明,每天至少攝入100毫克咖啡因(約是一杯咖啡的量)就可能產生生理依賴,一旦停服咖啡因就會引發戒斷症狀,包括頭痛、肌肉疼痛和僵硬、乏力嗜眠、噁心、嘔吐、情緒低落和明顯的易怒。[8]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神經學教授羅蘭·格里菲斯(Roland R. Griffiths)堅信,咖啡因戒斷應歸為一種心理障礙。[8]他的研究表明,戒斷影響到50%的習慣性咖啡飲用者,在停止咖啡因攝入後的12-24小時內開始,並在20-48小時達到高峰,持續時間長達9天。[4][9]
持續接觸咖啡因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中產生更多的腺苷受體,使其對腺苷的影響更加敏感。這使得耐受性增加,而咖啡因的刺激作用減少,而且一旦咖啡因攝入量減少,身體對腺苷的作用更加敏感,就會加重咖啡因的戒斷症狀。咖啡因的耐受性發展得非常快。對咖啡因睡眠干擾作用的耐受是在連續7天服用400毫克咖啡因,每天3次的情況下出現的,而在連續18天食用300毫克,每天3次的情況下出現完全耐受。[10]
Remove ads
生理效果
當一個人產生咖啡因依賴,戒斷時遭受的生理影響因人而異。症狀範圍從輕微到嚴重,主要取決於每天消耗的咖啡因數量。[11]目前相關研究仍在進行,以更好地了解一個人依賴不同形式的咖啡因度過一天時發生的影響。
許多人每天都攝入咖啡因,並由此形成了依賴性。大多數情況下,攝入咖啡因是安全的,但攝入超過400毫克咖啡因,其中已有病症的人尤甚,就顯出生理和心理上的不良影響。[12]當成年人形成咖啡因依賴時,會引起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如頭痛、失眠、頭暈、心臟問題、高血壓等。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成人可能需要限制自己的咖啡每日用量。[12]
建議孕婦每天攝入的咖啡因不要超過200毫克(取決於人的體格)。如果攝入高濃度咖啡因,可能會由於胎盤血流減少導致新生兒體重過低[13],這可能導致孩子以後的健康問題增加。[14]還可能導致早產、生育能力下降和其他生殖問題。如果女性依賴過量咖啡因,建議與她們的私人醫生交流,以消除對咖啡因的依賴或減少對它的依賴。[15]
美國兒科學會(AAP)規定,不建議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飲用數種含咖啡因的飲料。如果他們要攝入咖啡因,須遵循一些準則,才不會在一天中飲用太多。[16]如果他們這樣做,就會產生咖啡因依賴,戒斷時引發的副作用諸如心率、血壓上升,睡眠障礙,情緒波動,以及酸性問題。對兒童的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長期影響目前還不清楚,有關研究仍在進行中。[17]
耐受性
對咖啡因的耐受能力通常因人而異。當咖啡因的刺激作用由於經常食用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時,就會出現咖啡因耐受性。根據來自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H.P. Ammon表示,當身體通過腺苷受體的上調對攝入咖啡因做出反應時,就會發生咖啡因耐受性。[18]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