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咬人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咬人貓(學名:Urtica thunbergiana)別稱蕁麻、咬人蕁麻或刺草等,屬蕁麻科蕁麻屬植物[1],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約70-120cm。咬人貓原產於於中國及日本[2],台灣分布於海拔約500~3000公尺山區之陰暗潮濕林下。咬人貓為蛺蝶科大紅蛺蝶幼蟲的食草及寄主之一[3][4]。咬人貓莖葉均具有尖銳
Remove ads
形態特徵
咬人貓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約70-120公分,細長,疏分枝,有尖銳刺毛。葉闊卵形至心形,葉緣呈複鋸齒狀,紙質,對生,長約5-12公分,寬約4-11公分,葉脈5條,側脈2-3對,托葉長圓形或長圓狀卵形,草質,每節2枚,合成一對,長約7-15公釐,葉柄長約2.5-9公分,葉柄及葉片上均有尖銳的鐘乳體杆狀碳酸鈣結晶。花為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細小需用放大鏡才能觀察,雌雄同株異花,雌花在上,雄花在下,雌花綠色,雄花綠白色,近於無梗,在芽時直徑約1公釐,開放時直徑約2公釐,花柱頭呈毛刷狀,花期6-8月。果為扁卵形瘦果,包於內側兩個宿萼,微帶毛,綠色,果期8-10月[6][7][8][9]。
毒性
咬人貓全株披鐘乳體杆狀
人類使用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