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哈奇森效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哈奇森效應(英語:Hutchison Effect),又名「H效應」或「零重力效應[1],是陰謀論的一系列偽科學現象,相傳於1979年由加拿大業餘物理愛好者約翰·哈奇森所發現,透過操縱電磁場可以得到反重力的現象[2],或者會令兩種不相關的物質(例如:金屬與木頭,人與機器)融合在一起[3]。這些現象是哈奇森自稱在嘗試複製尼古拉·特斯拉的電力實驗所出現的現象。

簡介

哈奇森是加拿大的一名業餘物理愛好者,他喜歡鼓吹一些奇怪的科學實驗。哈奇森稱,在1979年的一次實驗中,在他擺滿各種實驗儀器的屋子出現種種奇妙現象,放在地上的一根大鐵棒飛了起來,在空中懸浮一秒後「掉到地上。哈奇森不斷重複他的實驗,稱其後又發生驚人的現象,例如,物體持續飄浮;木頭、塑料、泡沫塑料、銅、鋅會在空中盤旋,來回穿梭,形成旋渦並且不斷昇高;有些物體甚至會以驚人的速度自動拋撞擊人。哈奇森稱之為因觸發零點能而產生的「哈奇森效應」。

然而哈奇森無法說明相關原理,也無法在受檢測環境下呈現他的實驗成果,也沒有科學家能複製現象,現多被科學界當成偽科學或詐騙的笑談。

參考資料

參閱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