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哈爾尤縣

爱沙尼亚一县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哈爾尤縣
Remove ads

哈爾尤縣[3]愛沙尼亞語Harju maakond,或稱Harjumaa,拉丁語:Harria)是愛沙尼亞北部的一個縣份,北臨隔芬蘭灣芬蘭相望。哈爾尤縣的東方為西維魯縣,東南方為耶爾瓦縣,南方為拉普拉縣,而西方則為萊內縣

快速預覽 哈爾尤縣 Harju maakond / Harjumaa, 國家 ...

哈爾尤縣的面積為4,327平方公里[1],為該國面積第二大的縣(第一大為派爾努縣)。截至2021年1月,哈爾尤縣的人口數量為617,048人,占整個愛沙尼亞的46%,並且是愛沙尼亞人口最多的縣份[2]。哈爾尤縣首府塔林也是該國首都。塔林市議會亦被賦予特殊的地位,並擁有自己的法律。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愛沙尼亞於公元一世紀至13世紀的行政區劃

現代哈爾尤縣政府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17年,而哈爾尤縣的歷史更可以追溯至公元一世紀。公元一世紀時,愛沙尼亞開始出現了政治區劃和行政區劃,而當時的哈爾尤縣名為哈爾尤瑪縣(Harjumaa)。當時,愛沙尼亞出現了兩個主要的一級區劃:教區(kihelkond)以及縣份(maakond)。當時,一個教區都會包含幾個村莊,而幾乎所有教區均至少擁有一個堡壘。所有地區防禦均由當地的最高官員,即教區長老來掌控。幾個教區則會組成一個縣份,而縣份亦是由教區長老來統治。到了13世紀,愛沙尼亞正式制定了以下的主要地區:薩雷馬島(阿薩列阿)、萊內縣(路塔利亞或馬里提瑪)、哈爾尤縣(哈利亞)、雷瓦拉縣(雷瓦利亞)、維魯縣(維朗尼亞)、耶爾瓦縣(耶弗瓦)、薩卡拉縣(薩卡拉)、以及烏干大(烏干尼亞)。[4]

徽章

哈爾尤縣的徽章來自丹麥國旗,紀念丹麥國王瓦爾德馬二世東征愛沙尼亞時從天而降的紅底白十字旗。哈爾尤縣徽章與法國上薩瓦省薩瓦省的徽章相似。

縣政府

Thumb
科塞教堂
Thumb
莊園

哈爾尤縣的縣政府(Maavalitsus)是由一個縣長maavanem)領導,而這位縣長是由愛沙尼亞政府任命,任期為五年。自2009年以來,哈爾尤縣縣長為於萊·拉亞薩盧。[5]

哈爾尤縣政府建立於1917年3月30日,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自1917年起,哈爾尤縣議會的成員便是由市鎮的代表選出來的。哈爾尤縣議會的首次會議舉辦於1917年7月1日,地點為塔林座堂山城堡。哈爾尤縣議會的首次會議選出了約翰內斯·雷恩塔爾作為哈爾尤縣議會主席。當時的會議亦決定了所有會議的語言均為愛沙尼亞語。[5]

1941年1月哈爾尤縣政府改成為哈爾尤縣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從1941年秋季到1944年秋季德國占領期間恢復至縣政府。1950年哈爾尤縣蘇維埃執行委員會改為哈爾尤區勞工蘇維埃執行委員會。1990年哈爾尤縣政府重新恢復。以下為歷屆哈爾尤縣議會主席、縣政府的領導或者縣長:

  • 1917年–1920年:約翰內斯·雷恩塔爾
  • 1920年–1922年:奧斯卡·蘇爾瑟特
  • 1922年–1927年:馬丁·克魯西馬
  • 1927年–1936年:魯道夫·庫里斯
  • 1936年–1940年:卡爾·羅伯特·魯斯
  • 1940年–1941年:古斯塔夫·阿貝爾
  • 1940年、1941年–1944年:保羅·曼尼克
  • 1990年–1991年:安蒂·奧伊德薩盧
  • 1991年–1994年:馬蒂·采爾南德
  • 1994年–1999年:邁特·科爾內特
  • 1999年–2004年:奧爾姆·瓦爾聰
  • 2005年–2006年:揚·馬爾克
  • 2006年–2009年:韋爾內·洛茨曼
  • 2009年–至今:於萊·拉亞薩盧

市鎮

Thumb
2017年起哈爾尤縣的市鎮區劃

哈爾尤縣劃分成16個市鎮,其中4個是城市型,12個是鄉村型。

更多資訊 編號, 市鎮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