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員半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員半千(614年—714年),字榮期,齊州全節(現山東省濟南縣章丘區)人,唐朝官員。

早年經歷

員半千祖先原為彭城劉氏,十世祖為劉凝之,在南朝宋任起部郎,之後南朝宋滅亡,因而逃往北魏,認為自己和伍員一樣忠烈,北魏皇帝因此賜姓[1]

員半千本名餘慶,父親早逝,由伯父撫養,成長於晉州臨汾(現山西省臨汾市[來源請求],在晉州時被舉為童子,房玄齡感到十分訝異,與員半千對談後,發現他已能講述易經老子。年輕時與齊州人何彥先一同拜王義方為師,王義方非常賞識餘慶的才華,曾經對他說:「每五百年就出現一個賢人,以你的才能來說,足以承擔這句話。」因此改名為半千。王義方過世後,員半千與何彥先為老師守喪三年,在墓旁種滿松柏後才離開。[2][3]

官途[4][5]

打入大牢

唐朝咸亨年間,連中八科制舉,後擔任武陟縣尉,適逢旱災飢荒,半千建議縣令殷子良開倉以救濟百姓,子良不允,後子良到州府出差,於是半千自己偷偷開倉分發糧食給飢餓的災民,懷州刺史郭齊宗大驚,決定查辦員半千,將之關入大牢。此時黃門侍郎薛元超擔任河北道存撫使,對齊宗說:「你沒有救助地方上受災的百姓,卻讓一個縣尉獨攬整個任務,你難道不會感到羞愧嘛。」就把員半千給放了。

得到高宗讚揚

過了不久,員半千又參加嶽牧的考試,唐高宗親自到武成殿,召集各州的考生,問:「兵書裡所說的天陣、地陣、人陣,分別代表什麼?」眾人還沒回答,員半千先開口說:「書上記載說天陣,是像星宿一樣孤立;地陣,指的是山川陰陽向背;人陣,以各部隊協調來互補不足之處。但我認為並非如此,以義之名才能出兵,像天下雨一樣,必須得到天命,這是天陣;有充足的糧食,一邊耕種一邊準備作戰,得到地利,這是地陣;善於用兵的人,能使三軍將士,都能像父子或兄弟般和睦,這是人陣,缺了這三條,怎麼打仗呢?」唐高宗很讚賞他,將他提拔為優等。

武則天的賞識與憤怒

之後又任職華原縣尉、武功縣尉,開始對這種瑣碎的事務感到厭煩,垂拱年間,請求擔任左衛胄曹,後擔任宣慰吐蕃使,在天子接見後,準備出使吐蕃武則天對他說:「很久以前就聽過你的名字,還以為你是古人,想不到在朝廷裡阿,出使境外這種小事,不用麻煩你,還是留在朝廷內等待詔書吧。」當天就任命他司賓寺主簿,並與丘悅王勮石抱忠同爲弘文館直學士。因此員半千寫了《明堂新禮》三卷獻給武則天,武則天上嵩山祭拜時,又寫了《封禪四壇碑》十二首來歌功頌德,武則天很開心,前後總共賜給他千餘匹絹。長安年間,五次擔任正諫大夫,兼任右控鶴內供奉。員半千以控鶴這個職位,自古以來都沒有,又因得到此位多是輕薄之徒,不是朝廷良好的典範,上疏請求拒絕該官位。此舉忤逆了武則天,於是降職為水部郎中,派去參與預修《三教珠英》。

晚年

中宗時,擔任濠州刺史睿宗即位時,累封平原郡公。半千事奉過五位皇帝,是一位清廉有節操的官員,年老不衰,喜歡遊山玩水。開元九年,遊堯山、沮水間,愛上這塊土地,於是定居下來。不久過世,年九十四。百姓和官吏都對此感到悲傷。[6][7]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閱讀此作者作品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舊唐書/卷190中》,出自劉昫舊唐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新唐書·卷112》,出自《新唐書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