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科塔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科塔龙属
Remove ads

科塔龍屬名Kotasaurus,發音:/ˌktəˈsɔːrəs/ KOH-tə-SOR-əs,意為「科塔組英語Kota Formation的蜥蜴」)是種來自印度的原始蜥腳類恐龍,化石發現於泰倫加納邦雅曼帕利村英語Yemanapalli附近屬於早侏羅世錫內穆期普林斯巴期[1])的科塔組地層,與近緣的巨腳龍共享棲地。目前發現了至少12隻個體的遺骸,使骨架多數部位都已知,除了頭骨缺失只剩牙齒。[2]如同其他蜥腳類,科塔龍是大型、四足、長脖子、長尾巴的植食性動物。模式種兼唯一種雅曼帕利科塔龍Kotasaurus yamanpalliensis)發表於1988年。[3]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Remove ads

發現

所有化石挖自泰倫加納邦雅曼帕利村附近約2400平方公尺區域,距巨腳龍發現地以北約40公里處。1970年代末發現了840個骨頭。[4]1988年亞達吉里(P.M. Yadagiri)發表新屬新種雅曼帕利科塔龍,屬名及種名都取自發現地。正模標本21/SR/PAL是個髂骨[3]印度地調局英語G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將遺骸拼湊成骨架展示於海德拉邦比爾拉天文館。2001年亞達吉里發表了細部骨學分析。[2]

描述

Thumb
腿和腳

科塔龍是已知最基礎的蜥腳類之一。整體構造是典型蜥腳類,但也有一些類似原始蜥腳形亞目的特徵。[2]科塔龍是完全四足,如同其他蜥腳類,而原始蜥腳形亞目則起初為二足。[4]估計身長約9公尺及體重2.5噸,已達往後蜥腳類水準。[5]股骨橫切面呈直橢圓,代表四肢已經變成柱狀。牙齒像往後蜥腳類是湯匙狀。至於原始特徵包括相對短而略彎的肱骨,中軸顯得巨大;與近緣巨腳龍相較之下,科塔龍骨骼缺乏減輕體重的氣腔化。自衍徵有相對纖細的肢骨、低矮加長的前髖臼突。[2]

分類

起初不確定科塔龍是真正的蜥腳下目還是排除在外的近似種。[4]某些研究者將其與巨腳龍、歐姆殿龍資中龍一同納入火山齒龍科,該演化支目前認為是並系群[2]現在科塔龍被視為最基礎的蜥腳下目,確切關係尚未明瞭。近期2010年的研究認為科塔龍比巨腳龍、火山齒龍原始,但比雷前龍金沙江龍衍化。[1]如下支序圖所示:[6]

蜥腳下目 Sauropoda

近蜥龍 Anchisaurus

黑丘龍 Melanorosaurus

雷前龍 Antetonitrus

金沙江龍 Chinshakiangosaurus

依珊龍 Isanosaurus

科塔龍 Kotasaurus

火山齒龍 Vulcanodon

蜀龍 Shunosaurus

峨嵋龍 Omeisaurus

新蜥腳類 Neosauropoda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