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唐納·川普的化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唐納·川普是一位美國商人和政治人物,歷任美國第45任和第47任總統。他曾使用過多個化名,包括「約翰·巴倫」、「約翰·米勒」和「大衛·丹尼森」。他有時會以發言人的身份接受媒體採訪,這在川普集團和紐約媒體圈已是「公開的秘密」。

背景
「約翰·巴倫」(1980年代)
川普在1980年代使用「約翰·巴倫」(John Barron,有時也寫成John Baron)的化名,最早為人所知的使用時間是1980年,最後一次被承認是在1990年。據《華盛頓郵報》報道,這個名字是「當川普受到審視、需要一個強硬的代言人,或想在不帶真名的情況下傳達信息時,他會使用的化名」[2]。巴倫後來被介紹為川普的發言人[3]。
「約翰·巴倫」這一化名首次出現在1980年5月7日的一篇文章中,文章中「川普集團副總裁約翰·巴倫」散布了一項價值10億美元收購世界貿易中心的傳聞:「我不知道這是否會發生,但這是有可能的[4]。」在1980年6月6日《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中,「巴倫」為川普毀壞博威特·特勒旗艦店(現川普大廈所在地)雕塑的行為辯護,這些雕塑是川普承諾送給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這位使用化名的副總裁在事件中擔任了川普三天的發言人[2]。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川普繼續偶爾冒充「巴倫」。1983年,「巴倫」告訴媒體,川普已決定不收購克利夫蘭印第安人隊[5]。
1984年5月,「巴倫」向當時的《富比士》記者喬納森·格林伯格謊報了川普的財富和資產,以便讓川普登上富比士美國400富豪榜。「巴倫」向格林伯格表示,「(唐納的父親弗雷德·川普的)大部分資產都已合併到(唐納)川普先生名下」。2018年4月,格林伯格調取並公開了他與「巴倫」對話的原始錄音,並表示「川普通過這個傀儡告訴我,他擁有弗雷德·川普『超過90%』的資產」。最終,格林伯格將川普以1億美元的淨資產排在了富比士400富豪榜的末尾,而「巴倫」聲稱唐納·川普的淨資產為5億美元,僅為其五分之一。據格林伯格稱,唐納·川普的身價僅為略低於500萬美元,這隻占《富比士》當時認定的其淨資產的5%,也僅為「巴倫」所聲稱的1%[6]。格林伯格隨後更正了這一記錄,稱多年後的法庭文件披露,唐納·川普直到1999年弗雷德去世後才擁有弗雷德·川普的任何資產。即使在那時他也僅繼承了弗雷德遺產中屬於他自己的一份,唐納·川普的三個兄弟姐妹和一些孫輩受益人繼承了他們相應的份額[7]。
同樣在1984年,「巴倫」對1984年在紐約建造川普城堡的計劃失敗一事向媒體進行了正面報道[8]。1985年,「巴倫」敦促其他國家美式足球聯盟球隊老闆向川普償還部分高價球員的費用[9]。1985年4月,「川普集團副總裁約翰·巴倫」向媒體宣布,川普集團已簽署協議,收購大西洋城一家未開業的希爾頓酒店[10]。
一些紐約報社編輯回憶說,「巴倫的電話非常頻繁,甚至成了紐約版面的一個笑話」[11]。
川普在法庭上被迫作證稱約翰·巴倫是他的化名之一後,便停止使用這個化名。《華盛頓郵報》暗示,如果不是因為「1990年那場訴訟,他在宣誓作證時曾表示『我相信我偶爾用過這個名字』」,川普可能會繼續使用這個化名[2]。
Remove ads
「約翰·米勒」(1991年)
1991年,《人物》雜誌的一名記者試圖採訪川普,談論他與伊萬娜·川普婚姻的破裂以及他與其他女性的傳聞。一位自稱「約翰·米勒」的公關人員把她叫了回來,並接受了一次長篇採訪,內容涉及川普的婚外情(「他是個好人,不會傷害任何人……他對妻子很好……也會對瑪拉很好。」)、他對女性的吸引力以及他的財富。這位記者當時覺得「米勒」的聲音聽起來非常像川普,並把錄音帶播放給了幾個認識川普的人,他們都認為是川普的聲音[12]。她還表示,川普後來告訴她只是「玩笑開大了」[11]。川普否認他冒充約翰·米勒,並表示「我可以告訴你,瑪丹娜打電話想和他約會[13]。」
2016年,《華盛頓郵報》獲得錄音副本,報道稱川普使用了化名。川普否認了這一說法,稱「電話里的人不是我」。後來,當記者問川普是否曾聘請過一位名叫約翰·米勒的發言人時,他掛斷了電話[14]。
「卡羅琳·加列戈」(1992年)
1992年,一封署名「卡羅琳·加列戈」的信件寄給了《紐約》雜誌社,回復了朱莉·鮑姆戈爾德的一篇文章。信中聲稱「作為他的秘書」,她知道川普尊重女性[15]。該信件在2017年《華盛頓人月刊》的一篇文章中再次浮出水面,文章強調了川普演講中重複出現的模式與信中最後一句的相似之處。文中最後一句寫道:「我相信在美國,沒有哪個男人能接到更多女性打來的電話,她們想見他、與他見面或和他約會。最美麗的女人,最成功的女人——所有女人都愛唐納·川普」。《華盛頓人月刊》找不到任何卡羅琳·加列戈擔任川普秘書的記錄,並表示這封信可能是川普本人寫的,並非不可能[16]。
「大衛·丹尼森」(2016年)
川普的私人律師麥可·科恩在2016年大選前與色情電影女演員斯托米·丹尼爾斯(原名史蒂芬妮·格雷戈里·克利福德,文件中確認為佩吉·彼得森)簽署的一份保密協議中,使用了「大衛·丹尼森」作為其化名。該協議涉及丹尼爾斯指控她與川普在2006年有婚外情[17][18]。基思·戴維森在該協議中擔任斯托米·丹尼爾斯的法律代表。丹尼爾斯後來的法律代表麥可·阿維納蒂後來聲稱,戴維森一直是川普和科恩的雙重間諜[19]。
同樣的化名後來也被用於2016年類似的選舉前協議中,該協議涉及支付報酬以讓《花花公子》雜誌模特謝拉·貝查德對「丹尼森」和「彼得森」之間涉嫌婚外情(導致其懷孕並隨後墮胎)保持沉默。該協議也是由川普的私人律師科恩起草的,而貝查德的律師也是曾負責與川普談判斯托米·丹尼爾斯協議的基思·戴維森[20]。
在貝查德一案中,消息人士指認「丹尼森」是共和黨籌款人埃利奧特·布羅伊迪。布羅伊迪隨後在一份措辭含糊的聲明中承認,他與貝查德有過一段「關係」(具體關係未說明),並且在得知貝查德懷孕後向她支付了160萬美元[21]。他的聲明措辭也省略了任何關於他實際上是未出生孩子父親的說法。一些法律學者和專欄作家此後推斷,唐納·川普才是與貝查德有染的真正人[22][23][24]。
Remove ads
流行文化
2021年1月,在川普個人Twitter帳戶被永久封禁後[25],一個名為@barronjohn1946的帳戶註冊,地址為「不是白宮」(Not the White House),個人簡介中也包含「不是唐納·川普」(Not Donald Trump)。該帳戶本身帶有諷刺意味,但截至2021年9月2日,其首條推文已積累了419,800名粉絲和超過190萬個贊[26][27]。
漫畫家魯本·博林偶爾會諷刺川普在漫畫《唐納和約翰:一個男孩和他的想像中的公關員》(Donald and John: A Boy and His Imaginary Publicist)中對約翰·巴倫的運用。這幅漫畫是對漫畫《凱文的幻虎世界》的致敬,講述了一個擁有豐富幻想生活的男孩的故事[28][29]。
在Paramount+播出的《傲骨之戰》第三季第五集中,一個使用約翰·巴倫之名的角色給《華爾街日報》打了個假電話。隨後,一段由喬納森·庫爾頓創作、史蒂夫·安吉爾製作動畫的音樂插曲,解釋了川普使用這個化名的原因[30]。
在唐·溫斯洛2019年的小說《邊界》(The Border)中,與川普類似風格的總統也使用了「約翰·丹尼森」的名字[31]。
Remove ads
參見
- 唐納·川普言論的真實性
- 唐納·川普使用過的暱稱列表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