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唐胡安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唐胡安池(英語:Don Juan Pond)又譯作唐胡安湖,是一個小而淺的高鹽水體,位於南極洲維多利亞地賴特谷的西端,萬達湖西方9公里(5.6英里)處。它位於阿斯加德山脈和戴斯山脈之間。西端是一條小支流和一座岩石冰川。唐胡安池含鹽量為33.8%,是南極湖泊中含鹽量最高的。[1][2]由於鹽對水分子結合的干擾,使得池塘就算在−50 °C(−58 °F)的低溫下仍可保持液態。
1961年,喬治·H·梅耶(George H. Meyer)發現了唐胡安池。它是以駕駛參與調查唐胡安池的第一支野戰部隊的直升機的兩名飛行員唐·羅伊(Don Roe)中尉和約翰·希基(John Hickey)中尉的名字命名的。[2]


Remove ads
鹽度
唐胡安池是一個高鹽的池塘。它的溶解固體總量是有記錄以來第二高的,鹽度約為死海的1.3倍。池水的鹽度會隨時間變化,從200到474 g/L,主要由氯化鈣組成。它是南極唯一一個幾乎從不結冰的高鹽湖。[3]唐胡安池塘周圍覆蓋著氯化鈉和氯化鈣鹽,這些鹽是隨著水分蒸發而沉澱的。[1][4]
唐胡安池的面積和體積隨時間而變化。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1977年發布的地形圖,該地區面積約為0.25 km2(62 acre)。然而近年來這個池塘已經大大縮小了。1993-1994年的最大深度被描述為「一英尺深」(30公分)。1997年1月,它大約有10公分(3.9英寸)深;[3]1998年12月,除了幾十平方米的面積外,整個池塘幾乎都乾涸了。大部分剩餘的水都流到了池塘周圍的窪地里。[5]
生命
目前在唐胡安池的高鹽水體中還沒有發現任何生命形式,研究人員曾經在顯微鏡下有看到疑似細菌的東西,但沒有更直接的證據,科學界認為缺乏有機物的高鹽水體難以支持生命的存在。[6][7][8]
文學
- Yamagata, N.; T. Torii, S. Murata. Report of the Japanese summer parties in Dry Valleys, Victoria Land, 1963–65; V –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lake waters. Antarctic Record: 53–75.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