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嘉定赤城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嘉定赤城志
Remove ads

嘉定赤城志》是南宋時期纂修的一部台州總志,黃㽦、齊碩等修,陳耆卿纂。書成於嘉定十六年(1223年),又因南梁曾設赤城郡,故名《嘉定赤城志》[1]。全志共分為地理、公廨、秩官、版籍、財賦、吏役、軍防、山水、寺觀、祠廟、人物、風土、冢墓、紀遺、辨誤十五門,共四十卷,記事從以前至。《嘉定赤城志》被認為是台州現存方志之中承上啟下、最具特色的一部[2]

快速預覽 嘉定赤城志, 作者 ...

篇帙

《嘉定赤城志》共分十五門,四十卷,各卷內容如下[3]。此外,據傳該志原有地圖十三幅,今存九幅,分別為州境圖、羅城圖、臨海縣治圖、黃巖縣境圖、黃巖縣治圖、天台縣縣境圖、仙居縣治圖、寧海縣縣境圖和寧海縣治圖[4]

更多資訊 門類, 卷序 ...
Remove ads

編纂歷程

《嘉定赤城志》的編纂歷程較為波折。南宋淳熙年間,台州知府尤袤唐仲友均有心於此,然而皆因故未能實施。開禧年間,李兼知台州,亦有心修志,但上任僅一年半即逝,未能如願。兩年後黃㽦知台州,以修志為首要任務,一到任即聘請陳耆卿與陳維纂修志書,大約一年多後初成草稿,但黃㽦改知袁州,此事再次被擱置。直到嘉定十四年(1221年)齊碩知台州才將此事重新提上日程,並於嘉定十六年(1223年)重新開始志書的編纂工作,大約半年後全書告成[2]

版本

《嘉定赤城志》宋刊原本大字黑口,半頁十行,每行二十字,已不存。現存最早的刊本為弘治十年(1497年)謝鐸校刊本,明代另有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台州知府簡繼芳刊本。現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研究所藏有謝本全本,南京圖書館、台灣中央圖書館藏有殘本。簡本則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與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藏有殘本,日本國會圖書館藏有明天啟六年(1626年)補刻本。清朝編《四庫全書》時收入該志。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臨海人宋世犖根據洪頤煊、郭協寅兩家所藏的弘治刊殘本合成全本,予以重刊,此即現通行本[2][3]

評價

《嘉定赤城志》因其文筆,以及對後世編志的影響,被認為是台州地區方志中的典範。明代的陳相評價這一部志書「事實詳明,顛末艱巨,千百年之文獻一覽可知」。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其的評價是「耆卿受學於葉適,文章法度,俱有師承,故敘述咸中體裁」。《嘉定赤城志》也對明清時期台州的方志學家有重要影響。清中期的宋世犖稱讚這部志書「積十數年參考之功,紉千百載遺缺之跡,詞旨博贍,筆法精嚴,稱傑構焉」。晚清的王棻認為「陳《志》事立之凡,卷授之引,詞旨博贍,筆法精嚴,繁而不蕪,簡而不陋,洵傑作已」[2]。有學者認為《嘉定赤城志》將方志從簿書吏牘的範疇上升到了史的地位,有鑒往開來、促進地方經濟政治發展之用,並切中時弊,對社會上的一些現象進行了批判[5]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