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團島炮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團島炮台,德軍稱為游內山炮台(德語:Batterie Yunuisan),是青島德占時期駐青德軍的一座海防炮台,現地址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團島,現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一般認為團島炮台最初為清軍章高元駐防青島時期(1892-1897)所建三處炮台之一(其他兩處為青島炮台、西嶺炮台),為三合土夯築而成,但並未完工[1][2]。1897年11月14日,德國海軍兵不血刃強占膠州灣,而德軍團島炮台建造較晚,於1913年7月10日試射[3]。
1914年8月至11月的日德青島戰役期間,團島炮台由德軍士兵8人駐守[3],緊鄰炮台的團島燈塔因阻擋炮台射界而被德軍工兵爆破拆除[4]。11月7日德軍彈藥耗盡後,將團島炮台自毀(據日軍觀測自毀時間約凌晨6點),約8點被日軍占領[5]。
日軍占領後,團島炮台一直未恢復用途。1930年代團島水上飛機場建成後,團島一帶重新成為軍事基地,先後由日軍、美軍占據。1949年青島解放後,團島水上飛機場及炮台、燈塔一帶由海軍管理至今。團島炮台現存掩蔽部有二處地下洞口,內有大小房間十餘間,面積數百平方米[1][2][6]。2005年2月5日,團島炮台遺蹟列入第七批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7]。
Remove ads
結構

團島炮台位於團島西南端,鄰近團島燈塔,扼守團島與薛家島之間的膠州灣入口海域。炮台裝備有4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加農炮(另據日軍記載有炮座4處而僅安裝3門88毫米炮[5])。1914年戰時按預算備彈為榴彈1200發[3]。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