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民制憲議會
法國大革命期間1789-1971的議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民制憲議會(法語:Assemblée nationale constituante)成立於法國大革命第一階段的1789年7月9日,其前身是法國國民議會。國民制憲議會於1791年9月30日解散,其繼承者為國民立法議會。
背景

1789年5月5日,三級會議在凡爾賽宮召開,5月6日即陷入僵局。5月11日,第三等級代表獨自成立公社。6月12日,公社邀請其他等級代表加入,部分第一等級代表隨之予以響應。6月17日,公社自行宣布成立國民議會。第一等級代表因財富與第三等級代表相近,也於6月19日加入。立法議事日程隨之展開。
6月20日,在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第二等級代表的威脅下,國民議會被迫轉移到一個網球場。在此,議會發表了「網球場宣誓」,宣布不制定憲法絕不解散國民議會。7月9日,國民議會更名為國民制憲議會,開始發揮政府的功能並成為憲法的起草者。
1789年夏季議會組織結構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國民制憲議會成為法國政府的實際行政機關。該時期議會的部分領導人包括:
- 保守派
- 雅克·安托萬·馬里·德卡扎萊斯:貴族代言人
- 讓-西弗蘭·莫里:教會代言人
- 保王派
- 皮埃爾·維克托
- 熱拉爾德·德拉利-托倫達爾
- 讓-約瑟夫·穆尼埃
- 共和派
- 吉貝爾·迪莫捷
- 讓·西爾萬·巴伊
- 阿德里安·迪波爾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