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國貨運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國貨運動又稱國貨運動[1],是20世紀上半葉中華民國境內的提倡購買國貨的運動。[2]中國國貨運動在20世紀30年代初的九一八事件前後達到高潮。[3][4]
背景
20世紀初,張謇等人倡導發展實業、實業救國。[2]此時隨著一系列反帝國主義以及愛國運動的興起,許多青年學生、民族工商業者發起的抵制洋貨運動迅速轉變為支持國貨的運動。許多國貨團體成立,並得到政府的支持。這些國貨團體又進一步推動國貨運動的開展。[3]
活動
1915年,群眾為反對二十一條而發起「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2]
1930年11月,全國工商會議召開,會議提到要提倡和發展國貨。[3]
1911年12月,上海成立中華國貨維持會,以「提倡國貨,發展實業,改進工藝,擴大貿易」為宗旨。此後各地仿效上海成立提倡銷售和生產國貨的團體。[3]
1923年,中華國貨維持會開設國貨公司。1926年,國貨維持會名譽會董匡仲謀建成占地24畝的蓬萊國貨市場,宣傳推廣國貨。[2]
1927年,由三友實業社、五洲固本皂藥廠、家庭工業社、冠生園食品廠、天廚味精廠、中國化學工業社等企業發起成立上海機制國貨工廠聯合會,並要求政府迅速制定國貨獎勵辦法。[3]
1928年,國民政府在上海煤屑路(今國貨路)舉辦全國性的中華國貨展覽會,展出各地生產的紗布、綢緞、日用品、土特產品、工藝品等商品。[3]
1932年9月18日,為紀念九一八事變一周年,中國化學工業社、三友實業社、華福制帽廠、五和織造廠、美亞織綢廠等聯合組成九廠國貨臨時聯合商場,在上海南京路舉行廉價銷售八天的活動。1933年2月,由方液仙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康年任副經理的中國國貨公司開張。[5]
1933年,當年被定為國貨年。同年底,上海市商會、上海市地方協會、婦女節制會、婦女提倡國貨會、中華國貨產銷會五團體召開聯席會議,定1934年為「婦女國貨年」,並於1934年元旦舉行一次國貨遊行。1935年又定為學生國貨年。[2]
1931年,北平基督教青年會為提倡國貨,發起國貨展覽會,展期共五天。1932年,北平基督教女青年會舉辦國貨家庭展覽會。[3]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國民黨漢口特別市黨部發起漢口市國貨運動委員會。1934年,中國國民黨漢口市黨部與有關部門發起提倡國貨、抵制日貨運動,舉辦國貨宣傳周,市黨部同時改組漢口市國貨運動委員會。1月,中國國民黨漢口市黨部舉辦提倡國貨宣傳周,通過演講、表演等宣傳方式,鼓動市民購買國貨。3月,中國國民黨漢口市黨部舉辦20餘天的國貨流動展覽會,參觀市民達50萬人次。中國國民黨漢口市黨部又舉辦宣傳遊藝大會、婦女國貨時裝表演會、中小學生提倡國貨講演會、國貨廣告燈彩遊行大會等。中國國民黨漢口市黨部、漢口市國貨運動委員會又推動商界在漢口設立中華國貨商場、新市場國貨商場。5月,中國國民黨漢口市黨部組織為期7天的學生國貨擴大宣傳周,中國國民黨漢口市黨部主要負責人胡國亭、陳樂三等親自出面宣傳國貨。[6]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