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際地震中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际地震中心
Remove ads

國際地震中心(英語:International Seismological Centre)是一個於1964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協助下成立的收集全球範圍地震觀測數據的非政府組織機構,簡稱ISC,現任理事為D·A·斯托爾恰克[1][2]。國際地震中心是全世界第一個收集全世界範圍地震觀測資料的組織[3][4]。國際地震中心緊跟約翰·米爾恩教授和哈羅德·傑弗里斯爵士的初始工作,在世界範圍內與其他地震數據中心和其他地震機構合作[5]。對於地震學而言,國際地震中心被認為是世界上擁有最長期、穩定、完成和可靠的資料數據積累的機構[6]

快速預覽 原名, 成立時間 ...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國際地震中心的前身是國際地震學總結(International Seismological Summary)。196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法國巴黎召開了關於討論如何更好地利用ISS資料的研討會,在本次會議中決定成立國際地震中心。1964年,國際地震中心成立於英國愛丁堡[7]。在此之後,國際地震中心共遷址2次。第一次於1975年搬遷至紐伯里,第二次於1986年搬遷至現址伯克郡薩徹姆[3]

研究範圍

全世界有逾千個地震台的資料都定期送至國際地震中心進行地震資料的匯集、分析和出版。目前國際地震中心的主要任務,是收集全世界範圍內的地震信息,其中包括儀器記錄數據和宏觀地震資料,從而建立完成的資料檔案,並對相關地震問題提供諮詢服務[6][8]。在收集到各地上傳的地震事件的震源位置、震相數據和宏觀地震資料後,國際地震中心會在地震發生後兩年之內以月刊和半年一次目錄的形式出版[9]

國際地震中心擁有5項數據產品,即國際地震中心期刊[10]、國際地震中心EHB期刊[11]、國際地震中心全球儀器地震目錄[12]國際地震學與地球內部物理學聯合會地面實況參考事件[13]和國際地震中心事件目錄[14]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