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際船舶載重線公約

1930和1966年政府間海事諮詢組織制訂的公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
Remove ads

國際船舶載重線公約(英語: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Load Lines),簡稱載重線公約(英語:CLL),是國際海事組織(時稱政府間海事諮詢組織)制訂的國際公約。包括1930年和1966年兩份文本,以及若干修正案。[2][3]1966年公約優先於1930年公約,並於1968年7月21日生效。

快速預覽 簽署日, 簽署地點 ...
快速預覽 簽署日, 簽署地點 ...
Remove ads

1930年公約內容

1930年公約規定了未依公約及附件勘劃標誌(載重線)的船舶不得從事國際航行。

公約還對裝運木材的輪船、郵輪、特種船舶的載重線進行規定。

國際船舶載重線證書

公約規定對根據本公約檢驗和勘劃標誌的船舶,應該頒發「國際船舶載重線證書」。[4]

1966年公約內容

相比於1930年公約,1966年公約更為詳盡。1966年公約排除了軍艦、長度小於24米的新船、大於150噸的現有船舶、非營業遊艇和漁船等例外,對裏海等水域也做了排除。公約在修理改裝和改建、地帶和區域、載重線的浸沒、檢驗檢查和勘劃標誌、初次和定期的檢驗和檢查等方面都做了更具體的規定。[5]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