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革命共產國際

1992年建立的国际组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革命共产国际
Remove ads

革命共產國際(英語:Revolutionary Communist International,縮寫為RCI)是一個托洛茨基主義國際組織。1992年,被工人國際委員會開除的泰德·格蘭特及其追隨者創建馬克思主義國際委員會[4]。2006年,該組織改名為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又譯國際馬克思主義傾向[5]。2024年,再次更名為「革命共產國際」。

快速預覽 革命共產國際, 簡稱 ...

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在內部實行民主集中制,每兩年舉行一次代表大會,目前在五大洲40多個國家開展活動[6]。該組織在歷史上曾廣泛應用「打入主義」戰略,但目前主要以獨立組織形式活動。該組織現在的主要領導人是艾倫·伍茲。該組織最重要的支部是英國的革命共產黨

Remove ads

歷史

戰鬥傾向時期

戰鬥傾向(又稱戰鬥派)是英國工黨內部的一個打入主義團體,其基礎是成立於1964年的《戰鬥報》。1974年,戰鬥派及其在瑞典愛爾蘭和其他國家的盟友成立工人國際委員會。該組織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吸收更多的成員,實力達到頂峰,成功主導利物浦的工黨,掌握工黨的青年翼工黨青年社會主義者英語Labour Party Young Socialists,在工黨和工會中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有超過五十名地方議員,三名國會議員,一名工黨全國執行委員會成員,以及一名英國工會聯盟總理事會成員,一舉成為歐洲最大的托洛茨基主義團體。戰鬥趨勢運用泰德·格蘭特的思想,在工黨內部捍衛社會主義綱領,成為英國工人運動的一股強流。然而戰鬥派巨大的成就,引起統治階級及其在工運中的右翼分子的激烈反對,1983年,在瑪格麗特·柴契爾領導的保守黨政府、主流媒體等多方壓力下,工黨發起一場驅逐戰鬥派領導人和其支持者的運動。

1983年,泰德·格蘭特和《戰鬥報》編輯委員會的其他成員因「違反工黨章程」被驅逐出工黨,儘管遭到國內工人強烈反對。到1980年代末,儘管遭到驅逐,戰鬥趨勢仍然保持著對工黨的影響力,並維持著議會、地方和工會的大多數的立場。他領導反人頭稅運動(一種新的稅收)的鬥爭,最終導致柴契爾於1990年辭去首相職務[7][8][9]

Remove ads

新的國際

Thumb
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標誌

泰德·格蘭特是戰鬥趨勢的長期領導人,直到1992年初該組織在一些問題上發生分裂,主要是是否繼續在工黨內工作。反對打入主義的多數派組成「戰鬥勞工」,隨後演變為英格蘭和威爾斯社會黨。格蘭特認為,離開工黨就相當於放棄這幾十年來的耐心工作,並堅持認為馬克思主義者應該留在黨內。然而辯論結束後,他和他的支持者被驅逐出戰鬥趨勢,並與艾倫·伍茲一起在英國創建社會主義呼籲[10][11][12]

戰鬥趨勢內部導致泰德·格蘭特和艾倫·伍茲被驅逐的派系鬥爭也在工人國際委員會內部上演,格蘭特派的支持者離開,並在好幾個國家裡共同成立馬克思主義國際委員會,特別是在西班牙

在2006年的世界大會上,該組織更名為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13]

2023年,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發起「你是共產共主義者嗎」運動[14],在全球範圍內快速擴張組織。隨後,該組織的多個支部都在黨名加上「共產主義」一詞,或者更名為「革命共產黨」[15]。2024年6月10日,該組織重組為「革命共產國際」。

理論與策略

Thumb
列夫·托洛茨基墓碑上的「錘子和鐮刀」圖案,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經常使用該圖案。

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堅持正統托洛茨基主義,強調對工人和青年幹部的教育[16]。同時採取「打入主義」策略。該組織創始人格蘭特主張的「打入主義」(他聲稱和與經典的打入主義是不同的概念)是:革命者應當在群眾組織的內部、外部和周圍工作,因為工人正從他們傳統的群眾組織轉移,「工人運動以外別無所有」。這一立場使得1965年後世界範圍內的格蘭特派團體脫離第四國際,畢竟格蘭特將其他第四國際成員視為墮落到受小布爾喬亞觀念(游擊主義左翼民族主義學生主義第三世界主義女性主義)影響的宗派。2021年該組織的英國支部社會主義呼籲工黨開除[17][18][19] ,此後該組織放棄「打入主義」。

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的宣言提出諸如「結束私有化和摒棄市場經濟」、「對私有企業進行無補償的國有化」和「重新引入國家對外貿易壟斷」等要求[20]

艾倫·伍茲是英國刊物《社會主義呼籲》和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網站「保衛馬克思主義」的編輯。「保衛馬克思主義」網站使用多種語言,發表從馬克思主義角度撰寫的國際時事文章,以及許多歷史和理論的文章[21]

Thumb
2006年,委內瑞拉總統烏戈·查維茲會見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主要領導人、理論家艾倫·伍茲
Remove ads

支部

Remove ads

前支部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