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圓手寫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圆手写体
Remove ads

圓手寫體(英文:round handroundhand )是一種在17世紀60年代起源於英國手寫體書法,主要由書法大師約翰·艾爾斯(John Ayres)和威廉·班森(William Banson)開創。圓手寫體的特點是開放流暢的筆劃風格和因使用金屬尖頭筆尖而產生的筆劃粗細的微妙對比。筆尖所使用的金屬富有彈性。當尖頭受到壓力時,其尖齒在輕壓下張開,寫出較粗的筆劃,然後在壓力減弱時稍微閉合,寫出較細的筆劃。圓手寫體的受歡迎程度自發明之初迅速增長,並通過印刷發行的書法手冊而作為標準被推崇。

Thumb
喬治·比克漢姆 (George Bickham) 的圓形手寫體,自The Universal Penman , 約1740–1741

起源

文藝復興時期,宗座財務院(拉丁語Camera Apostolica)的書法大師創作了italic cursiva 字體。 1527 年羅馬之劫期間,宗座財務院被毀,許多大師搬到了法國南部,並在那裡開始將文藝復興時期的italic cursiva 字體完善成為italic circumflessa,一種新的字體。[1]到了 16 世紀末,italic circumflessa 開始取代italic cursiva 。在17世紀早期,Italic circumflessa 進一步演化成為法式風格rhonde

在 17 世紀中葉,法國的官員需要處理大量的以不同書法風格和水平寫就的文件。結果,官員們開始抱怨不同字跡的文件超出了他們的辨認能力。[1]法國財政部長收到了當時一些法國書法大師的提案,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路易斯·巴貝多Louis Barbedor​(法語,他於約1650年出版了Les Ecritures financière et italienne-bastarde dans leur naturel 一書 。 [1]在審查了這些提案後,財務總監決定將所有法律文件的書法風格限制為以下三種:CouléeRhonde,以及有時簡稱為Bastarde的Speed Hand[1] 在英國,愛德華·科克(Edward Cocker)在17世紀40年代持續出版了一些基於法語rhonde 字體的字帖。 在17世紀80年代,約翰·艾爾斯 (John Ayres)和威廉·班森 (William Banson) 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了rhonde 字體,使其演化為如今所知的英式圓手寫體風格。 [1]

Remove ads

全盛時期

在接下來的17世紀和18世紀,包括喬治·比克漢姆(George Bickham) 、喬治·雪萊(George Shelley)和查爾斯·斯內爾(Charles Snell)在內的一眾英國書法大師將圓手寫體推向了流行,以至於到了18世紀中葉,圓手寫體風格已經傳遍歐洲,並跨越大西洋傳到北美。 Snell Roundhand 和Kuenstler Script字體均基於這種書寫風格。查爾斯·斯內爾因他的圓手寫體變體而聞名,他開創了自己的斯內爾圓手寫體(英語:Snell Roundhand),這種字體注重於書寫中的規則和比例。 [1]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