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家海洋研究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簡稱國海院)是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的所屬機構,負責台灣海洋政策規劃、海洋資源調查、海洋科學研究等業務,以及海洋保育與海巡執法人員的教育、訓練、認證及管理。
歷史
- 原行政院版《海洋委員會組織法草案》中並無國家海洋研究院的設置,但民間團體和朝野立委主張應增設海洋保育署與國家海洋研究院。[1][2]
- 2013年,立法委員邱文彥與田秋堇等提出《海洋委員會組織法草案》版本中增設海洋保育署與國家海洋研究院[3],最後與行政院版併案完成初審。[4]
- 2015年5月,立法院朝野黨團協商確認將在海洋委員會裡增設「國家海洋研究院」,6月16日完成組織法草案三讀。[5][6]
- 2015年7月1日,總統府公布制定《國家海洋研究院組織法》。[7][8]
- 2018年4月28日,海洋委員會成立,遂組成海洋保育署及國家海洋研究院籌備處,並於12個月內完成協商、整合與移撥事宜。[9]
- 2019年4月24日,國家海洋研究院於高雄軟體園區揭牌成立。[10]
歷任首長
- 國家海洋研究院籌備處主任
- 國家海洋研究院院長
組織編制
- 院長1人(簡任第十三職等,必要時得比照獨立學院校長或教授以上資格聘任)
- 副院長2人(簡任第十二職等,必要時其中一人得比照教授資格聘任)
- 主任秘書1人(簡任第十一職等)
- 綜合規劃及人力培訓中心
- 海洋政策及文化研究中心
- 海洋科學及資訊研究中心
- 海洋生態及保育研究中心
- 海洋產業及工程研究中心
- 秘書室
- 人事室
- 主計室
爭議
2025年5月,國海院出版兩本新書《漁海共生:東北角至北海岸的漁村地名與日常》與《海岸聚落發展與研究:邊界之間.跨域交響》[11],其中《漁海共生:東北角至北海岸的漁村地名與日常》一書的第四章〈馬崗:百年淬鍊的石頭厝聚落〉一文,與在地文史工作團隊在過去發布文章如〈石石在在-我們的記憶/技藝展,馬崗的保存運動〉[12]與作品〈從浪尖到舌尖:海女的海味餐桌〉[13]有許多文句接近,但漁海共生一書並未於新書中適當標註原始文獻或創意出處,引起原文史工作團隊作者之一的林奎妙不滿,進而在網路上公開與可能具爭議的新書相關段落、與章節作者對話、等相關資料公告佐證[14]。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