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家統一委員會

中華民國政府机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家統一委員會
Remove ads

國家統一委員會(簡稱國統會),為中華民國政府機關,1990年由時任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成立。國統會是隸屬於總統府的任務編組單位,為中國統一提供政策研究及諮詢。

快速預覽 國家統一委員會, 機構概要 ...

1991年,國統會通過《國家統一綱領》,成為當時中華民國政府大陸政策主要方針。不過,國統會的功能日益弱化,而自2000年陳水扁接任總統以後,就不再集會,最終在2006年正式「終止運作」。

Remove ads

歷史

成立

1990年10月7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李登輝宣佈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為隸屬總統府的任務編組單位,法源依據是《國家統一委員會設置要點》[1],設置目的在主導臺灣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依據「民主、自由、均富」,力促中國統一

1991年2月23日,國家統一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國家統一綱領[2],訂出近、中、遠程三階段:

  1. 近程」,為交流互惠階段,在交流中不危及對方安全安定,在互惠中不否定對方為政治實體,中國大陸應推動經濟改革、台澎金馬應加強憲政改革。
  2. 中程」,為互信合作階段,兩岸應建立對等官方溝通管道;開放三通;推動兩岸高層人士互訪。
  3. 遠程」,為協商統一階段,成立兩岸統一協商機構,依據兩岸人民意願,以政治民主、經濟自由、社會公平、軍隊國家化為原則,共商統一大業,研訂憲政體制,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中國。

1992年8月1日,國家統一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明確表達一個中國,兩個政治實體[3]

  • 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雙方所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臺灣固為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之一部分。
  • 中國處於暫時分裂之狀態,由兩個政治實體,分治海峽兩岸。
  • 已訂定「國家統一綱領」,盼大陸當局為建立自由民主均富的一個中國而貢獻智慧與力量。

1995年1月,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在北京發表對台看法「江八點」。同年四月,李登輝在國統會發表「李六條」回應。

1996年,中華民國首次總統直選,中國大陸在台灣附近海域進行軍事演習、導彈試射。同年面對台商可能西進,李登輝在國統會宣示大陸政策,仍表示應根留台灣、戒急用忍、行穩致遠,逐步實現國家和平統一終極目標。

國統會成立後共舉行十四次會議,國統會最後一次集會是在1999年4月8日,相對於因應美國總統柯林頓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提出「新三不」的前次集會仍大致維持原有論述,到了此次集會則並未以追求「國家統一」為結論,而是強調朝「縮小雙方發展差距,促成兩岸融合」的說法,尤其強調「促進雙方關係正常化」。1999年7月,李登輝提出兩岸至少是「特殊國與國關係」,把「兩個不同政治實體」修改為「兩個國家」,這是由國家安全會議所屬的「強化中華民國主權國家地位」小組所研議,並未經過國統會討論或同意。

Remove ads

停頓及終止

2000年政黨輪替民主進步黨籍的陳水扁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曾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意武力犯台」為前提,提及「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的原則(「四不一沒有」原則之一)。不過,國統會此後未再聘任委員,亦未再舉行委員會議,幾乎停止運作。2003年至2005年間,國統會僅獲立法院象徵性編列1000元作為其年度預算[4]

泛綠陣營認為,中國大陸並無和平解決兩岸問題誠意,如中國大陸對台飛彈部署不斷增加,多達一千多枚,又於2005年通過《反分裂國家法》,以法律條文規定不排除採取「非和平方式」,始終堅持保留「不放棄武力犯台」。2006年初世界台灣人大會上,姚嘉文提出了廢除國統會的目標。

2006年1月29日(農曆大年初一)中午,陳水扁提出了「目前是認真思考廢除國統會及國統綱領的適當時機」這一觀點。民進黨籍立法委員柯建銘表示,1月立法院在審查總預算時,就已通過由在野黨提出的「政府非法制化任務小組應停止運作」,因此包括人權小組及國統會都該廢除。針對柯建銘的言論,立法院國民黨籍院長王金平則強調說,當初國統會與國統綱領是行政院院會通過後頒布實施的,這與立法院上會期審查總統府預算時通過決議,要求總統府內非編制組織包括人權委員會、科技諮詢委員會停止運作的情形不同,因為這些組織都是沒有法源依據的。

陳水扁的言論引發泛藍人士的猛烈抨擊,被認為是違反了「四不一沒有」的承諾。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認為陳水扁在2000年和2004年總統大選就職時,對人民都有承諾,他已表達這項作為可能產生的後果,目前暫時還在靜觀其變。另一方面,台聯黨主席蘇進強則對陳水扁的觀點表示肯定,認為是「做對的事,走對的路」,並要求陳「說到做到」。當初開催成立國統會的前總統李登輝於2月26日表示,執政者只要不去做、宣布終止即可,根本不必廢統。美國政府亦在1月31日罕見的主動針對陳水扁的言論發表講話,表示反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舉動。此發言引起了台灣內部獨派的不滿。

根據中國時報於2006年2月20日所發布的民意調查,台灣民眾有21%支持廢除國統會和國統綱領,32%反對廢除[5];根據自由時報所做民調是否贊同廢除國統會與國統綱領,台灣民眾贊成廢除的比率為30.4%,反對者佔27.3%,42.3%的民眾表示「沒意見」[6]

2006年2月27日,陳水扁在主持國家安全會議後,以主席身分裁示作成決議:國家統一委員會「終止運作」,不再編列預算,原負責業務人員歸建;國家統一綱領也「終止適用」[7],並依程序送交行政院查照。28日,陳水扁以總統身分批示同意國家統一委員會終止運作[1]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