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家能源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家能源有限公司(英語:Tenaga Nasional Berhad,縮寫TNB,MYX:5347),簡稱國能,是一家馬來西亞的電力供應公司,總部位於吉隆坡孟沙[2]。國能成立於1990年,自原國家電力局(LLN)私營化改制而來,總資產估值達2047.4億令吉[1]。國能為馬來西亞規模最大的電力供應公司,在馬來半島的客戶總量超過了1041萬,並透過旗下的沙巴電力給沙巴州各地區供電[3]。砂拉越為國能在馬來西亞未涉足供電業務的唯一一個州屬。
國能的核心業務為發電、輸電和配電,同時還涉足其他領域,包括維修、測試和維護發電廠,為發電廠相關產品提供設計、採購和施工服務,組裝和製造高壓開關設備,煤炭開採和貿易。國能的業務遍及全馬來西亞(砂拉越除外)、英國、愛爾蘭、土耳其、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印度、柬埔寨和澳大利亞[1]。國能通過其大學--國家能源大學提供高等教育。國能還通過其子公司國能發電與楊忠禮電力之間的合作,向新加坡出口電力[4]。
國能為馬來西亞主權財富基金國庫控股旗下的眾多公司之一,且名列2018年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5]。國能在2021年全球品牌價值500強(公用事業組別)[6]中位列全球第16位,且在2023年賓特利基礎設施500強排名中名列全球第230位 [7]。
Remove ads
歷史
中央電力局 (Central Electricity Board, CEB) 於1949年9月1日成立並開始運作。電力局於1946年4月重新組建後,承擔了能源部考慮建設的三大項目,即康樂橋發電廠、金馬侖高原水電項目和國家電網的開發。1965年,中央電力局擁有34座發電能力達39.88兆瓦的發電廠,其中包括一座位於孟沙、發電能力為26.5兆瓦的蒸汽發電廠,一座位於烏魯冷岳發電能力為2.28兆瓦的水力發電廠,以及總發電能力為11.1兆瓦的各種柴油發電站[8]。
1965年6月22日,馬來亞中央電力局(Central Electricity Board,CEB)更名為馬來西亞國家電力局(National Electricity Board,NEB)。
1988年5月4日,在推行私有化政策中,馬哈地·穆罕默德領導政府通過了兩項立法,以取代《1949年電力法令》,並規定成立一家新公司。1990年,根據《1990年電力供應法令》,國能正式成立,取代了國家電力局 (NEB)。
董事會結構
國能董事會由14名成員組成,負責國能的管理和政策制定,分別是:6名獨立非執行董事、5名非獨立非執行董事、1名執行董事、1名國能主席/執行長和1名總裁。
部門
國能發電(Genco)在馬來半島擁有並經營火力和水力發電廠。該公司在馬來半島的總發電能力為16,283兆瓦[1]。
國能發電計劃在2015年之前增加水力發電量[9] ,以及在2025之前建造馬來西亞第一座核電站(前提是政府決定批核核能發電)[10] 。
國能擁有完整的輸電系統,其中國家電網使用132千伏、275千伏和500千伏的輸電線,且擁有東南亞及馬來西亞最高的輸電線塔,即位於吉隆坡馬來西亞電訊大廈附近的格靈芝電纜塔。國家電網通過使用132千伏和300千伏的高壓直流輸電系統與泰國相連。另外,國家電網也通過230千伏的電纜與新加坡相連。
配電部門負責國能配電網絡的運營和電力零售業務。該部門也負責馬來半島33千伏、22千伏、11千伏、6.6千伏和415/240伏的配電網規劃、建設、運營、維修和資產管理。另外,沙巴電力也在沙巴提供相似服務。
口號
自私有化以來,國能的企業口號一直是「Penggerak Kemajuan Negara(推動國家進步者)」或「Powering the Nation(為國家賦能)」[11] 。2013年,國能決定採用新的企業口號「Better. Brighter(更好、更光明)」[12]。
參見
- 馬來西亞電力行業
- 國家電網(馬來西亞)
- 沙巴電力
- 砂拉越電力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