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教行動聯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教行動聯盟,於2012年6月26日成立,以推動符合「誠信」核心價值,落實「公義、適性、競爭力」之教育政策為主旨.。
![]() |
緣起
2012年4月25日,教育部公告了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規劃方案,明訂103學年度高中特色招生與免試入學方案,納入志願序、獎懲、志工等超額比序項目,並規定抽籤為最後比序依據。據此,王立昇、段心儀等人倡議發起了「捍衛教育選擇權、尊重地方自治權、反對孩子當白老鼠」連署活動。
2012年6月17日,連署發起人邀請李家同教授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發表「我對十二年國教的疑慮與期許」演講,連署發起人並演出戳破十二年國教假象氣球的行動劇,高呼「十二年國教,世事難料」、「官員可以下台,孩子不能重來」等口號。經媒體大幅報導後,全台連署人數急速增加,並於6月30日達到預定的一萬人目標。
為整合與啟動連署主張的陳情、請願工作,連署發起人於6月26日召開發起人會議,決議組成工作團隊,「國教行動聯盟」因而誕生。
國教行動聯盟召開了十餘次的記者會及陳情活動後,教育部在2013年5月24日公布了免試入學零抽籤方案,各縣市教育局亦調整了服務學習、獎懲、志願序、免試入學比例、對應學校等項目的處理方式,大幅降低了實施後可能發生的衝擊。
2013年7月27日,連署發起人暨工作小組成員再次召開發起人會議,會中決議,為建立長期監督教育政策之機制,國教行動聯盟應正式立案,持續監督教育政策之研擬、規劃及執行。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國教行動聯盟在2014年3月9日成為內政部登記有案的人民團體,繼續為國家教育及人民服務。
2024年6月9日,青年部創立。
Remove ads
主張
- 教育要能提供熱情學習、適性發展的環境。齊頭式平等不符適性原則。
- 快樂學習來自熱情與成就感,而非無壓力的學習。
- 教育不是填鴨,但也非放任。創意是給學生思想的自由空間,但仍必須以知識為基礎,挑戰更能激發創意。
- 教育要能使「社會多元、人人專才」,而非要求「人人全才」。
- 教育的功能不只在讓個人得到充分的發展,更必須顧及產業及社會的需求,促進社會階級的流動。
- 教育政策及制度的訂定應有系統化思維,要認知並配合不同特質學生的需求。
- 教育改革應以課程重整、教學創新及學習環境的改善為重點,而非以升學考試的變革為唯一手段。
- 深切檢討高教政策,研擬大學退場機制,重建優良技職體系。
- 監督各面向學校教育, 包括品格教育, 情緒教育, 性平教育, 家庭教育等, 促進孩子身心健全發展。
- 教育政策制定過程應應該公開透明。
大事紀
工作紀要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新聞
2019.04.10 公視:教改25週年 國教行動聯盟:正反效應並陳
註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