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聖馬丁統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聖馬丁統一(法語:Unification de Saint-Martin;荷蘭語:Eenwording van Sint Maarten)是指對位於加勒比海的小島聖馬丁島進行統一的提議。目前,該島分為兩個部分:南部是荷屬聖馬丁(荷蘭王國的構成國之一),北部是法屬聖馬丁(法國的一個海外集體)。自1648年簽訂《協和條約》以來,該島便處於分裂狀態,這份條約至今仍然生效,是現存最古老的條約之一[1][2]。


《協和條約》允許島上兩部分自由通行,這種自由促進了島民的共同認同感,但也因此讓部分人認為正式統一併無必要。反對統一的其他理由包括:法國和荷蘭都不會允許統一,且實現統一需要雙方完全獨立。
1990年8月31日,在荷屬聖馬丁菲利普斯堡的銀禧圖書館舉行的「國家象徵預備會議」上,聖馬丁的「團結旗」正式啟用。該旗幟旨在代表島上兩部分的居民和聖馬丁的統一,今天在一些民宅、教堂和宗教團體中仍會懸掛。2020年8月,因防控新冠疫情,聖馬丁島與荷屬聖馬丁的邊界增設了限制和管控措施,部分反對此措施的抗議者隨身攜帶了這面旗幟。同年9月,這些限制被取消,島上民眾開始高喊「一個島嶼,一個民族,一個命運」[3][4][5]。
該運動的支持者中有著名人士,包括2014年曾表態支持聖馬丁統一的前法屬聖馬丁領導人阿爾伯特·弗萊明[6]。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