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坪輋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坪輋路(英語:Ping Che Road)是一條位於香港新界北區的道路,呈南北走向,南起沙頭角公路馬尾下段近孔嶺,北至蓮麻坑路,全長約3.7公里[1]。
歷史
打鼓嶺一帶因接近深圳河邊境地帶,於1950年代被劃為禁區。該地鄉民因感出入不便,向港英政府陳情,要求修築一條「內線公路」,由孔嶺附近一段沙頭角公路向北伸延至打鼓嶺[2]。
港英政府於1957年4月1日正式動工興建有關道路。媒體最初稱之為「孔嶺公路」[3],其後報導則多以「打鼓嶺內線公路」稱呼該路[4]。當局原計劃以半年時間完成工程[3],惟當地於施工期間遭遇暴雨,以致工程出現延誤[4]。孔嶺至坪輋一段於1958年初開放[5],而坪輋至打鼓嶺一段則於1960年3月13日正式通車[6]。
道路落成後,打鼓嶺鄉民於1961年向理民府請願,要求九巴開設巴士路線行走新路[7][8]。九巴於同年8月5日開辦29號路線(即現在的79K線)來往上水及打鼓嶺,有關報導將該段道路稱為「平輋路」[9]。
坪輋路第一期原為單線行車路,沿途設有會車處供對向車輛互相通過[10];而第二期則於興建時已為雙線車道[6]。當局於1971年把坪輋路第一期路段亦擴闊為雙線[11]。另外,該路第二期通車前,當局擬於中段金釵地設置禁區檢查站,經鄉民請願後[12],當局改設檢查站於較北面的簡頭圍[6]。特區政府於2016年縮減禁區範圍,該檢查站因而停用[13]。其後檢查站在其上蓋被一輛吊臂車撞毀後即行拆卸[14]。
2025年6月,有皇后山邨居民發現其居所食水中出現黑色顆粒,並獲傳媒報導[15];其後香港浸會大學對有關食水樣本進行化驗,結果顯示有關顆粒由瀝青組成[16]。時任水務署署長黃恩諾於6月6日表示瀝青沉澱物可能源於皇后山以北約2.6公里處一條於1987年鋪設的鋼質水管,並在立法會議員劉國勳陪同下往有關地區視察,得悉問題水管位於坪輋路地底[17]。水務署其後向北區區議會建議於坪輋路鋪設臨時喉管,並排期於2025年年底正式更換有問題的水管[18]。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