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埃努古
尼日利亞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埃努古[6](英語:Enugu;伊博語:Énugwú)是奈及利亞埃努古州的首府,2006年人口722,664,居民以伊博族為主。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1年8月15日) |
埃努古在二十世紀初期是主要的煤礦中心,其後因戰亂破壞設備而產量下降,現時經濟活動以貿易、商業和小型工業為主。
Remove ads
歷史
埃努古地區的第一個聚落是尼凱人(Nike)的奧吉村(Ogui),自大西洋奴隸貿易時代以來就已經存在[7]。尼凱在伊博語的意思是「有力量」[8]。尼凱人通過掠奪奴隸獲得大量無人居住的土地。尼凱人在他們的領土邊緣建立奴隸營地作為防禦,讓敵人更難接近自由民[9]。尼凱人與組成了阿羅聯盟——一個控制埃努古地區奴隸貿易的伊博族組織——的阿羅人結盟[10]。從北方來貿易的豪薩商人也會到當地貿易。阿羅人和豪薩人都會進出埃努古地區,被視為外人[11]。

1901年12月1日,英國入侵阿羅舒庫,阿羅人翌年3月24日被擊敗[12],阿羅邦盟滅亡。阿羅人控制區被併入1900年成立的南奈及利亞保護國[13][14]。1903年,澳大利亞地質學家艾伯特·歐內斯特·基特森團隊勘探南奈及利亞保護國,尋找有價值的礦產資源。1909年,埃努古地區的恩果村下發現了有商業價值的煤炭[8][11]。1914年奈及利亞殖民地正式成立[15]。
1915年,英國與當地土著就徵用埃努古地區進行談判,以便鋪設鐵路和建造煤礦。埃努古地區的第一批房屋位於一個歐洲人臨時定居點,由伊博人的傳統泥屋組成[11][16]。土地被英國人徵用後,奈及利亞總督盧吉把煤礦命名為埃努古煤礦營地[17]。埃努古地區的第一座礦場為1915年完成的烏迪礦場,兩年後被伊瓦谷礦場取代[18][19]。自此,埃努古成為西非一個重要的煤礦區[11],連接埃努古和哈科特港的鐵路也在1916年完工,以便通過其海港出口煤炭[18][20]。1916年,殖民地政府把埃努古的建成區分為北部為歐洲人預留的區域和南部為非洲人設立的區域。1917年埃努古正式獲得鄉鎮地位。在非洲區,移民工人迅速湧入,促進煤礦和棚戶區的發展[16]。
1938年埃努古成為東部區的首府。埃努古的煤礦工從1948年的6,000人增加到1958年的8,000人。隨著工業化的進程,埃努古的人口急劇增加,該市人口在1952年達到62,000[19]。1949年11月18日,21名罷工的礦工被警察開槍打死,51人受傷,被稱為「伊瓦谷槍擊案」[21]。事件激怒了奈及利亞人——尤其是奈及利亞東部人民——的民族主義情緒[8][19][22]。民族主義人士嘗試利用槍擊事件來推動奈及利亞的民族主義進程,並將英國殖民政府驅出奈及利亞[22]。
埃努古於1956年升格為市[19],奈及利亞於1960年獨立。1967年,埃努古成為東中央州首府,同年5月30日,楚庫埃梅卡·奧杜梅格伍·奧朱古宣布比亞法拉共和國獨立,埃努古成為首都[7]。比亞法拉電台總部設在埃努古[23],奧朱古也是從這裡向比亞法拉和奈及利亞演講和宣傳[24][25]。由於戰爭爆發,埃努古非伊博人居民的人數減少[11]。1967年10月4日,奈及利亞軍方砲擊埃努古,一周後埃努古被佔領,烏穆阿希亞成為比亞法拉的新首都[26]。在比亞法拉回歸奈及利亞多年後,埃努古仍被視為奈及利亞「伊博地區的首都」[8][27]。
比亞法拉解體後,埃努古在1970年重新成為為東中部州的首府。1976年2月3日,東中央州被拆分為伊莫州和阿南布拉州[28],埃努古成為阿南布拉州的首府。1991年8月27日,埃努古州脫離阿南布拉州,埃努古成為埃努古州的首府,而奧卡則成為阿南布拉州的新首府[29]。
Remove ads
地理
埃努古在伊博語的意思雖然是「山頂」[7][8],但事實上埃努古位於斷崖腳下[18]。埃努古位於克羅斯河流域[30]和貝努埃槽,蘊藏豐富的煤炭[31]。埃努古地區的前寒武紀基岩被白堊紀和第三紀的含煤沉積物覆蓋[32]。埃努古煤區的煤層厚度在1-2米,估計儲量超過3億噸[31]。埃努古周圍的高地大部分由砂岩構成,而低地則由頁岩構成,而附近的的大部分斷崖已被侵蝕[33]。
埃努古水資源稀缺。居民主要以鑽孔方式來取得地下水,但地下的頁岩讓鑽孔變得困難,其中一個解決方法就是從附近的河流取水[34]。
埃努古位於熱帶雨林地帶和衍生出的疏林草原[35][36],屬於熱帶乾濕季氣候。與西非其他地區一樣,雨季和旱季是埃努古僅有的季節,一年四季都很熱。
Remove ads
政府
![]() | 此章節尚無任何內容,需要擴充。 (2024年4月) |
文化
![]() | 此章節尚無任何內容,需要擴充。 (2024年4月) |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