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埃爾皮迪奧·季里諾

菲律賓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埃爾皮迪奧·基里諾
Remove ads

埃爾皮迪奧·李維拉·季里諾(英語:Elpidio Rivera Quirino,1890年11月16日—1956年2月29日),菲律賓政治家,第6任菲律賓總統

快速預覽 埃爾皮迪奧·基里諾, 第6任菲律賓總統 第三共和國第2任總統 ...
Remove ads

生平

季里諾出生於菲律賓南伊羅戈省美岸,早年在馬尼拉土地局和警察局任職,1911年在馬尼拉高級學校畢業,並通過了一級公務員考試。他進入菲律賓大學,1915年獲得了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位,成為一個律師。

1919年季里諾當選為菲律賓眾議院議員,1925年當選為參議員,後在聯邦政府擔任財政部長和內政部長。1934年他陪同曼努爾·羅哈斯去美國,以確保美國國會通過泰丁斯-麥杜菲法案(Tydings-McDuffie Act),這項立法設定了1945年菲律賓的獨立日期。官方的聲明是在1946年7月4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菲律賓聯邦政府得以恢復。菲律賓國會也重新成立,季里諾被選為參議院臨時參議長。

1946年舉行總統選舉,曼努爾·羅哈斯作為新成立的自由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臨時參議長季里諾為競選夥伴,並贏得選舉。勝選後,季里諾出任副總統,後來兼任外交部長。

1948年4月16日,羅哈斯總統去世,季里諾接任總統。1949年的總統選舉中,季里諾擊敗荷西·帕西亞諾·勞威爾,獲得連任。季里諾的總統任期內(1948-1953)是菲律賓著名的戰後重建時期,在美國的經濟援助下,菲律賓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但一些社會問題仍未解決,導致人民起義,同時政府的貪污和腐敗行為也較為普遍。

1950年,季里諾政府響應美國的要求,派遣7,450名菲律賓遠征部隊(PEFTOK)參與韓戰

1953年菲律賓總統選舉,季里諾尋求連任失敗。1956年2月29日,季里諾死於心肌梗塞,葬於馬卡蒂市馬尼拉南方公墓。他提出的「為菲律賓人民服務奉獻」精神,使他成為外交服務之父。

季里諾於1921年1月16日與艾麗西婭結婚,生有5個孩子。在二戰期間的馬尼拉戰役中,他的妻子和他們的三個孩子在1945年2月9日逃離家園時死於馬尼拉大屠殺[1]。即便如此,季里諾決定赦免仍在服刑或宣告死刑的日本戰犯與菲律賓協力者,並於1953年12月前將戰犯全數釋放。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注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