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埃莉·尤娜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埃莉·尤娜拉(印尼語:Elly Joenara,精確拼音:Elly Yunara,1923年11月3日—1992年5月30日),印度尼西亞(印尼)電影女演員及電影監製。她是電影監製查瑪魯汀·馬力克(Djamaluddin Malik)的妻子。
生平
埃莉·尤娜拉在1923年11月3日出生於英屬海峽殖民地新加坡。她在荷屬東印度一家由荷裔營辦的土著學校荷印學校(Hollandsch-Inlandsche School)完成小學教育[1]。
尤娜拉拍攝的首部電影為在1940年由楊永錫(Jo Eng Sek)為星辰電影執導的偵探電影《機智鬥士伯王梭》,她在該電影中飾演穆罕默德·阿里耶夫(Mohamad Arief)的女朋友西蒂(Siti)[2]。她其後留在星辰電影,並拍攝改編自巽他族傳說的《八哥猴》、《高利貸者》(Lintah Darat)[1]和《作惡的父親》(Ajah Berdosa)。1942年,她為陳坤耀(Tan Khoen Yauw)的陳氏影業拍攝電影《阿拉丁與燈神》(Aladin dengan Lampu Wasiat)[3]。
1942年3月,日本佔領荷屬東印度,僅餘一間片場仍然繼續運作。《阿拉丁與燈神》的製作亦告終止,直至1950年印度尼西亞獨立革命之後該片才上映[4]。日佔時間,尤娜拉轉投話劇界,並成為了瓦爾納薩里(Warnasari)、馬塔哈里(Matahari)和爪哇厄海(Jawa Ehai)劇團的一份子[1]。1949年,荷蘭承認印尼獨立之後,尤娜拉下嫁舞台劇經理,其後成為電影監製的查瑪魯汀·馬力克[5]。

1950年,查瑪魯汀創立印尼藝術家電影公司(Persari)[5],尤娜拉在該電影公司的兩部作品中演出,分別是1952年的《米恩澤》(Si Mientje)和1954年的《誰是我的父親》(Siapa Ajahku)。但是,她主要在電影公司中擔當管理層的角色[6]。大部份時間,她都以家庭主婦的身份生活[7]。
查瑪魯汀於1970年6月8日離世後[8],尤娜拉成立了青年埃莉安達電影(Remaja Ellyanda Film),並在1972年監製由D·查亞庫蘇馬(D. Djajakusuma)執導,改編自同名馬來民間傳說的《馬林·昆當》[1][9]。該電影由拉諾·卡諾(Rano Karno)和普圖·維查亞(Putu Wijaya)主演,講述維查亞飾演的馬林·昆當因為在大海渡過大部份童年時光而忘記自己的根源。其後該公司又製作了《紅橋》(Jembatan Merah)、《小冒險家》(Petualang Cilik)和《薄霧》(Halimun)[6],並參與2部非故事片的製作。1974年,她獲雅加達省長阿里·薩迪金(Ali Sadikin)嘉獎,以表彰其在電影的貢獻[1]。
尤娜拉在1992年5月30日在雅加達逝世[6]。
Remove ads
腳註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