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艾瑞克·雷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艾瑞克·史蒂芬·雷蒙(Eric Steven Raymond,1957年12月4日—),是一名程式設計師、駭客,《大教堂與市集》的作者、《新駭客詞典》("Jargon File")的維護人。作為《新駭客詞典》的主要編撰人以及維護者,雷蒙很早就被認為是駭客文化的歷史學家以及人類學家。但是在1997年以後,雷蒙被廣泛公認為是開放原始碼運動的主要領導者之一,並且是最為大眾所知道(並最具爭議性)的駭客。
生平
雷蒙1957年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波士頓,從小就跟隨父母在世界各地東奔西走,曾在地球上三塊大陸居住[來源請求],在13歲之前已經忘掉了兩種語言[來源請求]。1971年他回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從1976年起開始接觸駭客文化,1982年完成了他的第一個開放原始碼軟體專案。[來源請求]
他以他姓名的縮寫ESR作為駭客代號。
雷蒙管理著30多個開源軟體以及10多個主要的FAQ。[2]他還是重要的作家和部落格作者。他是INTERCAL程式語言的主要創作者之一,還曾經為EMACS編輯器的發展作出貢獻。雷蒙還是Fetchmail程式的作者。最近他還編寫了一個最初用於Linux核心設定的設定程式。
雷蒙的名言,「足夠多的眼睛,就可讓所有問題浮現。」(英語:Given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3],對開放原始碼運動影響很大,這亦即是著名的林納斯定律。
1997年以後,雷蒙成為了開放原始碼運動的主要理論家,以及開放原始碼促進會(Open Source Initiative)的主要創辦人之一。他還擔任了開放原始碼運動對媒體、商界以及主流文化的形象大使。他是一名優秀的演說家,並曾經到過六大洲的15個國家進行演說。
雷蒙的策略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一般認為,1998年Mozilla的發布主要歸功於他。大多數駭客和主流觀察家也同意,正是雷蒙將開放原始碼的理念成功地帶到了華爾街。但是也有批評他的聲音:有一些駭客認為他利用這些機會為自己打廣告,而他對理察·斯托曼和自由軟體基金會的理想主義所進行的批評,以及所採取的更務實、更符合市場口味的路線,也曾經在駭客社群裡掀起了不小的政治對立。
他對科幻小說十分感興趣,是一名出色的業餘音樂家,還是空手道黑帶選手。雷蒙是自由黨人,堅持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中關於公民持槍械的自由[4][5]。
作品《Unix編程藝術》是一部很好的Unix程式設計的風格書籍。
Remove ads
作品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