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村亭
越南传统建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亭[1](越南語:Đình),又作庭[2],或稱村亭[3][4][5][6](Đình làng)、祠亭[7],越南南部稱神亭(Đình thần),越南京族村落的傳統中心建築[6],是村民集會及祭祀城隍的場所。


歷史
村亭最早僅是供人休憩的場所。1231年,陳太祖詔令在各地村亭中供奉佛像[8]。
建築
村亭通常設在村落中心的風水寶地,如接近水源、地勢高亢的地方[11]。村亭周圍常種有古樹,院落寬闊,供村民聚集[6]。
村亭入口處設三門,庭院常鋪紅磚。村亭為越南傳統建築樣式,以石台為基,立柱為粗大筆直的圓柱形格木;桁架、橫梁和豎梁也全部採用格木,以榫頭鉸接木構框架。屋檐常採用飛檐技法,形式美觀,可遮陽擋雨。以木雕工藝裝飾屋檐,圖案常是花葉、祥雲、龍鳳、靈獸,可凸顯村落財力與名望[6]。如常見的屋脊雕塑「兩龍朝月」(lưỡng long chầu nguyệt),又稱「兩龍爭珠」(lưỡng long tranh châu)。
村亭內供奉城隍像,亦布置鼓、書案、香爐、牌匾、楹聯,以及各朝的冊封詔書等史籍[6]。
村亭是越南傳統村落中的儀式場所,是村民心目中神聖莊嚴的地方。村內議事、公共服務、傳統儀式、節慶表演都在村亭舉行[6]。
分佈
越南北部有俗語「南橋,北寺,西亭」(cầu Nam - chùa Bắc - đình Đoài),即山南以廊橋聞名(如發艷廊橋),京北以佛寺聞名(桑寺、佛跡寺、寧福寺),山西則以村亭聞名。現今入選越南特別國家遺跡的村亭一共有十座,全部位於山西地區:
參見
- 越南建築
- 越南南部村亭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