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埔鹽鄉
臺灣彰化縣的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埔鹽鄉(臺灣話:Poo-iâm-hiong:洪雅語:Dorenap)位於台灣彰化縣中部。東邊及北邊沿台灣溝與大村鄉、秀水鄉及福興鄉相鄰,西南邊隔舊濁水溪與二林鎮相鄰,南邊與溪湖鎮相鄰。 埔鹽鄉還未開發之前是一片滿目荒野的草原地,為平埔原住民族「巴布薩族」馬芝遴社的居住地區,約在三百多年前,先民由福建泉州來到本鄉拓墾,只見當時地面被耐鹽分植物「蒲鹽菁」(羅氏鹽膚木)所覆蓋。冬天時寒冷且乾燥,鹽分隨著水分上升至地面,呈現遍野白茫茫的獨特景象(土壤鹽化),因此將地名取為「埔鹽」。
![]() |
Remove ads
歷史
埔鹽鄉往昔屬平埔原住民族巴布薩族(Babuza)馬芝遴社(Betgirem)社域,今永平村仍留有「番童埔」之古地名,大有村亦有馬芝遴社遺址(大有村遺址)。漢人移民從雍正至乾隆年間入墾,次第墾成田園創建村莊。
明鄭永曆十八年(1664年),隸屬北路安撫司轄下半線安撫司。清治雍正元年(1723年),隸屬臺廈道臺灣府彰化縣轄下馬芝遴保、二林保及燕霧保。雍正五年(1727年),臺廈道改稱臺灣道。乾隆年間,改稱馬芝堡、二林上堡及燕霧下堡。光緒十一年(1885年),隸屬臺灣省臺廈道臺灣府彰化縣轄下馬芝堡、二林上堡及燕霧下堡。
日治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改屬臺灣縣彰化支廳轄下馬芝堡、二林上堡及燕霧下堡,同年臺灣縣改稱臺灣民政支部,彰化支廳下設鹿港出張所。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改屬臺中縣鹿港支廳。明治三十年(1897年),鹿港支廳改為鹿港辦務署。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改屬彰化廳鹿港支廳轄下馬芝堡、二林上堡及燕霧下堡。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改屬臺中廳鹿港支廳埔鹽區。大正九年(1920年),臺灣總督府實施臺灣州制,改正地方制度為臺中州員林郡埔鹽庄。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改屬臺中縣員林區埔鹽鄉。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裁撤區署,改為彰化縣埔鹽鄉。 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裁撤區署,改為彰化縣埔鹽鄉。
Remove ads
人口
根據彰化縣溪湖戶政事務所統計,2024年底埔鹽鄉戶數約1萬戶,人口約3.1萬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西湖村與新興村,2024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2,256人與470人[1]。
Remove ads
政治
埔鹽鄉公所是埔鹽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埔鹽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彰化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埔鹽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及3個附屬機關[3]。
埔鹽鄉民代表會是埔鹽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埔鹽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埔鹽鄉民代表會共有11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4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4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3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4]。
埔鹽鄉共轄22個村[5],其行政區域分布情形為:
教育
埔鹽教育始於日治時期[6]:23,1904年9月30日,成立溪湖公學校好修分校[6]:29、97-100。1919年4月1日,溪湖公學校好修分校獨立為好修公學校[6]:29、97、102-103。1922年4月1日,成立好修公學校浸水分教場、埔鹽分教場[6]:29、37、44、97、136、173。1928年4月1日,好修公學校埔鹽分教場獨立為埔鹽公學校[6]:29、37、137。1936年4月1日,好修公學校浸水分教場獨立並改名新水公學校[6]:29、97、173。1941年4月1日,學制改革,乃將公學校改制為國民學校[6]:29、37、97。
戰後1952年,成立好修國民學校永樂臨時分班[6]:45、206。1953年8月1日,好修國民學校永樂臨時分班改制為分校[6]:45、97、206。1957年8月1日,好修國民學校永樂分校獨立為永樂國民學校[6]:29、34、45、97、207。1962年9月1日,埔鹽國民學校成立成功分校、南港分校[6]:47、138、261、286。1963年6月,配合彰化縣政府公佈「一鄉鎮一初中」計劃,成立溪湖初級中學埔鹽分部[6]:25、67。1964年8月8日,溪湖初級中學埔鹽分部獨立為埔鹽初級中學[6]:62。1965年8月1日,成立新水國民學校天盛分班[6]:48、236。1968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乃將初級中學、國民學校改制為國民中學、國民小學[6]:25、63、72、97、138、173。1970年8月1日,埔鹽國民小學成功分校獨立為大園國民小學[6]:47、138、286。1970年8月1日,新水國民小學天盛分班改制為分校。1974年8月1日,新水國民學校天盛分校改獨立為天盛國民小學[6]:48、236。1975年8月1日,埔鹽國民小學南港分校獨立為南港國民小學[6]:49、138、141、261。
目前埔鹽鄉擁有國民中學1所,為彰化縣立埔鹽國民中學1校[6]:24、61-90。其他公立教育機構計有彰化縣埔鹽鄉好修國民小學、彰化縣埔鹽鄉埔鹽國民小學、彰化縣埔鹽鄉新水國民小學、彰化縣埔鹽鄉永樂國民小學、彰化縣埔鹽鄉天盛國民小學、彰化縣埔鹽鄉南港國民小學、彰化縣埔鹽鄉大園國民小學等7所國民小學[6]:24、91-308。
Remove ads
交通
國道一號(中山高速公路)
台76線(東西向快速公路 漢寶-草屯)
台19線:彰化市-秀水鄉-福興鄉-埔鹽鄉(廍子村-埔鹽村-埔南村-崑崙村)-溪湖鎮-埤頭鄉-···-台南市永康區
縣道144號:福興鄉-埔鹽鄉(永平村-新興村-大有村-好修村-瓦磘村-廍子村-角樹村-出水村-南港村-打廉村)-埔心鄉-員林市
縣道146號:鹿港鎮-福興鄉-埔鹽鄉(永平村-新興村-大有村-好修村-[埔南村,南新村,※兩村交界]-角樹村)-溪湖鎮-大村鄉;此路線在106年11月2日之埔鹽鄉路段為
縣道135號
- 彰36線:福興鄉-埔鹽鄉(永樂村-西湖村-好修村-瓦磘村-廍子村-出水村)
- 彰36-1線:埔鹽鄉(永平村-西湖村)
- 彰37線:福興鄉-埔鹽鄉(永平村-永樂村-新水村-南新村)-溪湖鎮
- 彰38線:埔鹽鄉(天盛村-太平村-新水村-三省村-南新村)
- 彰38-1線:埔鹽鄉三省村
- 彰39線:埔鹽鄉(大有村-西湖村-新水村-三省村-[三省村,太平村,※兩村交界])
- 彰40線:埔鹽鄉三省村
- 彰41線:埔鹽鄉(好修村-南新村)-溪湖鎮
- 彰44線:埔鹽鄉(好修村-埔鹽村-出水村-南港村)-秀水鄉-大村鄉
- 彰44-1線:埔鹽鄉(角樹村-崑崙村)
- 彰46線:埔鹽鄉(埔南村-南港村)
- 彰47線:埔鹽鄉(南港村-打簾村)-溪湖鎮-永靖鄉
- 彰48線:埔鹽鄉(崑崙村-豐澤村-打簾村)-溪湖鎮
- 彰49線:埔鹽鄉(崑崙村-豐澤村-南港村-打簾村-豐澤村-崑崙村)-溪湖鎮
- 彰52線:埔鹽鄉(南港村-打簾村)-溪湖鎮-永靖鄉-埔心鄉
- 彰193線:埔鹽鄉(永平村-永樂村-石埤村-天盛村-[永平村,三省村,※兩村交界]-永平村-[永平村,三省村,※兩村交界])-[埔鹽鄉永平村,溪湖鎮河東里,※鄉鎮交界]-溪湖鎮;此路線在106年11月2日之前為
縣道135甲號
地方小吃
- 糯米文化風味坊
- 新味珍牛舌餅
- 蘇家手工麵線
- 好修飯館
- 新水傳統煎餅
- 石埤手工米苔目
- 阿嬌快炒
- 新德素食
- 禾泰麵店
- 夜店燒烤
- 二哥便當店
- 大學快餐
- 津口味自助餐
- 富貴包子店
- 餃子大王
- 成茗在望 職人漩茶專賣店【一蛋成茗&樂可塔】
埔鹽鄉青春活力自行車道
支線:埔鹽鄉青春活力自行車道,路線長度約850公尺[8],從主線的5.56公里附近分出支線;終點站:埔鹽鄉瓦磘村瓦磘公園休憩站
Remove ads
景點及文化資產
- 石埤環保景觀公園休憩站
- 崑崙兒童公園
- 天盛蕃薯圓環
- 糯米坊
- 浸水庄四聖宮
- 打廉庄大安宮
- 南勢埔古碑
- 角樹腳乾聖宮
- 碧雲寺
- 中華寺
- 閭山道院(天訣宮)
- 大有村陳家古厝
- 同安寮十二莊請媽祖遶境
- 瓦磘崇靈祠
- 廍子村百年古井
- 蕃薯庄天龍宮
- 石碑朝安宮
- 石碑慈玄宮
- 太平村五顯宮
- 永樂慶安宮
- 永平番同埔奉安宮
- 新興仁興宮(開台馬府大使公廟)
- 埔鹽順澤宮 (冠軍帽全台爆紅的知名宮廟)
- 埔鹽鄉立圖書館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