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基地 (小說)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基地》(英語:Foundation,意為地基、基石),是美國作家以撒·艾西莫夫出版於1951年的科幻小說短篇集,「基地三部曲」的第一部(後來發展成「基地系列」),1955年曾以《千年計劃》(The 1,000-Year Plan)為名,收錄在「雙重王牌叢書」(Ace Double),第D-110號叢書。這部短篇集裡其中的4篇故事,原載於1942年到1944年之間的《驚奇雜誌》(Astounding Magazine,但是不同標題),第5篇則是集結成書時加進去的。幾十年後,艾西莫夫又追加兩本前傳,之後也授權其他作家為這個系列編寫新的故事。
Remove ads
第一篇:心理史學家
銀河紀元12067年[1],1951年出書時新增的篇章。
第二篇: 百科全書編者
基地紀元49-50年,這篇短篇小說首刊於1942年5月,原名〈基地〉(Foundation)。
- 故事發生在〈心理史學家〉五十年後,端點星面臨首度的「謝頓危機」(Seldon Crisis)銀河帝國邊緣的星群紛紛獨立起來,端點星處於四個王國之間,備受威脅。此時,謝頓早前錄下影像突然播放,告知他的後人端點星「銀河百科全書第一號基地」的真正目的──在千年後建立一個新的銀河帝國。同時,在這一千年間,基地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危機,令基地可以急速成長。端點星市長塞佛·哈定(Salvor Hardin)趁機發動政變,從心神未定的百科全書理事會手中奪權,以他靈活的手腕帶領端點星走出危機。
第三篇:市長
基地紀元79-80年,這篇短篇小說首刊於1942年6月,原名〈馬勒與馬鞍〉(Bridle and Saddle)。
- 故事發生在〈百科全書編者〉之後三十年,市長塞佛·哈定(Salvor Hardin)運用政治手段,對週邊諸國輸出科技物資,並將科學冒充成宗教,以形而上的力量,制住周邊的諸王國。和平一段時間之後,衝突逐漸浮上檯面。端點星年輕氣盛的市議員,對哈定無條件科援周邊諸國的政策感到不滿,意圖推翻哈定。四王國之一的安納克里昂王庭也不願接受基地的宗教控制,出兵攻擊基地。最後哈定巧妙地以深植人心的偽宗教力量,使安納克里昂王國的士兵臨陣叛變,化解掉基地的第二次「謝頓危機」。
第四篇:行商
基地紀元134年,這篇短篇小說首刊於1944年10月,原名〈楔子〉(The Wedge)。
- 雖然〈行商〉是在〈商業王侯〉之前,其實〈行商〉在起筆跟出版時間上都較晚。艾西莫夫回頭撰寫〈行商〉,以使基地從宗教控制過渡到經濟影響的這段過程,顯得較有可信度,容易理解。也使得〈商業王侯〉提到「阿斯康事件」時,不用大費篇幅作解釋。(簡單的說,就是阿斯康一開放與基地貿易後,傳教士就如潮水般湧來,隨即便失去所有對抗基地的力量)
- 有趣的是,「利馬·彭耶慈」這個角色原本叫「拉珊·迪伐斯」(Lathan Devers),是在《基地與帝國》第一篇短篇故事〈將軍〉裡扮演吃重角色的人物。
第五篇:商業王侯
基地紀元154-160年,這篇短篇小說首刊於1944年8月,原名〈大與小〉(The Big and the Little)。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