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塔爾巴哈台城遺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塔爾巴哈台城遺址是光緒十五年(1889年)新建的塔爾巴哈台綏靖城的遺址,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塔城市。塔爾巴哈台綏靖城是乾隆年間修建的綏靖城被毀後,新修的城池,也被稱為新城、滿城。
塔爾巴哈台城遺址尚存兩處保存較好的城牆遺址,現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清廷平準噶爾部後,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設塔爾巴哈台,並設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管理域內軍政事宜。同時派烏魯木齊綠營至雅爾(今哈薩克斯坦烏爾扎爾區)屯田駐防,並建肇豐城。不過因為雅爾氣候嚴寒,軍民無法忍受當地的氣候,於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東遷二百里新建城池,乾隆帝命名其為綏靖城,有安撫,使地方保持平靜之意。並將地名從楚呼楚更名為塔爾巴哈台。[1]此城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由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惠齡、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由慶桂、乾隆六十年(1795年)由伍彌烏遜三次修補。[2]
同治三年(1864年),同治新疆回變時期毀於戰火。[2]光緒十五年(1889年),在原綏靖城東側由參贊大臣額爾慶額主持重建城池,共花費近二十萬兩白銀,新城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建成。新城名為塔爾巴哈台綏靖城,因新建也被老百姓稱為新城,又因為城內居民以滿族、錫伯族、達斡爾族為主,故被稱為滿城。[3]到20世紀50年代,城內樓台已無蹤影,但城牆保存較為完好。文化大革命時期,城牆遺址破壞嚴重,任人在此取土,甚至掘毀部分城牆。[3]塔爾巴哈台城遺址保存一般,周圍被住戶、單位占據,僅兩段保存完整。[2]

1986年,塔爾巴哈台城遺址被列為塔城市文物保護單位。[4]1988年,塔城地區文物普查隊對其調查並建檔。1999年被列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被複查。[2]
Remove ads
形制
塔爾巴哈台綏靖城原為矩形,周長2500米,城牆高7米有餘,底寬12米,頂寬超過7米。東為綏靖門,西為懷德門,南為維熙門。城牆上有三座大城樓、三座月城樓、一座大炮台、六座腰炮台、四座角樓。並有護城廟基一處,城正中有古樓。[5]
現存的遺址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塔城市東側建新街一帶。現僅兩處完整城牆,分別是位於塔城地區廣播電視局的城址西南角和特警大隊院內的城址東北角。其中特警大隊院內的城牆遺址高最低5.8米,最高殘6.3米,底寬存8米有餘,頂寬最寬處3米,最窄僅剩不足1米。城牆由黃土夯築而成,夯層12到15厘米。[2]
圖庫
|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