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塔爾西斯山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塔爾西斯山群 (Tharsis Montes) 是火星塔爾西斯區的三座大型盾狀火山,從北往南分別為艾斯克雷爾斯山、帕弗尼斯山和阿爾西亞山。拉丁術語山(Mons,複數;montes) 是行星地質學中用於描述太陽系中山地特徵的描述詞。
三座塔爾西斯火山群用地球標準來說是巨大的,其直徑範圍從375公里(233英里)(帕弗尼斯山)到475公里(295英里)(阿爾西亞山)[1],而艾斯克雷爾斯山海撥最高,它的峰頂高度超過18公里(59000英尺)[2]或15公里(49000英里)從山腳到山峰。相較地球上最大的火山-夏威夷茂納凱亞火山,直徑僅120公里(75英里),從海底到山頂高度9公里(30000英尺)[3]。
塔爾西斯火山位於赤道附近,坐落在一座遼闊的被稱為「塔爾西斯區」或「塔爾西斯隆起」的火山高原頂部。塔爾西斯區縱橫約數千公里,高出火星平均海拔高度近10公里(33000英尺)。太陽系中已知最高的山就坐落在塔爾西斯山群西北約1200公里(750英里)處,位於塔爾西斯區邊緣。
塔爾西斯山群於1971年被水手9號發現,它們是火星全球沙塵暴期間,探測器從軌道上所能看到的為數不多的表面特徵之一,在塵土飛揚的霧靄中呈現出的微弱斑點,並被非正式地命名為北斑、中斑和南斑。也看到了與反照率特徵「奧林匹克雪原」(Nix Olympica)相對應的第四個斑點,後來命名為奧林帕斯山。隨著塵埃散去,很明顯這些斑點是巨大的盾狀火山頂部,中部帶有複雜的火山口(塌陷坑)[4][5]。
三座塔爾西斯火山等距分布在一條西南-東北的直線上,山峰之間的間隔大約為700公里(430英里)[6]。這種對齊的分布不太可能是巧合,塔爾西斯山群東北幾座較小火山的中心也位於這條延長線上。三座火山中,最醒目的是阿爾西亞山[7],它們也都有崩塌特徵和裂縫,這是由山體側坡產生的噴發所導致的,這些裂縫沿著相同的東北-西南走向橫切火山。這條線清楚地體現了這顆行星的一個主要結構特徵,但它的起源尚不確定[8]。
Remove ads
圖集
-
阿爾西亞山,塔爾西斯山群的最南峰
-
帕弗尼斯山,塔爾西斯山群的中央峰
-
艾斯克雷爾斯山的破火山口中,塔爾西斯山群的最北峰
交互式地圖

另請參閱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