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墳墓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墳墓一是在寶瓶座「水滴」星群中的(寶瓶座ζ/ζ Aqu)一顆聯星(點擊此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可以查看"水滴"),與地球的距離大約是103光年。
較亮的寶瓶座 ζ²是一顆黃白色的F型星,視星等 +4.42等。它的伴星寶瓶座 ζ¹是一顆黃白色的F型次巨星,視星等 +4.59等。事實上因為這兩顆星的光度非常接近,因此很容易測量和分解成一對雙星。這一對聯星的合成光度是+3.65,兩星相距1.67弧秒,軌道週期760年。
曼海姆天文台的台長克里斯琴·邁耶是最先考慮墳墓一是雙星的天文學家。他在1777年注意到這是一對雙星,威廉·赫雪爾在兩年後也發現它是雙星。
墳墓一被觀測的時間迄今只有幹個軌道週期,因此,軌道的大小和形狀,還有軌道週期都還沒有實際的測量資料。根據馬丁·加斯克爾在1968年的測量,得到的週期是856年(這個資料被諾頓2000星圖引用)。
這兩顆恆星在橢圓軌道上的最大距離,看起來是順時針運動,是最短距離(大約是太陽至冥王星的距離)的四倍。
目前這兩顆星在星曆表上的距離是2.5",他的投影週期將在23世紀結束時完成,屆時兩顆星的距離大約是6.4",但是每一年的變化是非常微小的。
這兩顆星的質量,簡單的以A和B來區分,分別是1.1和0.9太陽質量。儘管在質量上很相近,但卻比我們的太陽亮7倍,這意味著她們仍在演化中。分光鏡的解析認為這兩顆星都是次巨星,這支持它們核心的氫耗盡之後將成為紅巨星的預測。
曾經有第三顆星以25.5年的週期繞著B星運行的主張,但這可能只是單純的殘差,被認為是聯星中有第三顆恆星的可能,但這種第三者的光度太低而難以直接觀察到。推測中的第寶瓶座ζ第三顆恆星質量是太陽的0.28,可能是一顆紅矮星或白矮星,與B星的距離只有9天文單位,大約是太陽至土星的距離。
Remove ads
位置

成員
參考資料
1. Martin Gaskell. Double Stars to Follow, Part IV: Zeta Aquarii and Mu Cygni. Prairie Astronomy Club Home Page. [1]
2. Richard Jaworski. 「This Months Double Stars」 [2]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