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壯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壯年是介於青年與中年之間的年齡層名詞,在統計上被廣泛用來描述具有經濟生產力的年紀,狹義漢字文化傳統上則專指三十歲到四十歲。
辭典定義
中華民國教育部頒定的教育部國語辭典將壯年明確定義為:人在三、四十歲的時期,語義相似於被稱為壯丁的役齡男子,並且指出壯年一詞存在漢文古典源流。[1][2][3]
東晉詩人袁淑〈效古〉
「勤役未雲已,壯年徒為空。」[4]
唐代詩人元稹 〈遣病十首〉
「壯年等閒過,過壯年已五。」[5]
明代小說家羅貫中《三國演義》120回
「昔討逆壯年,以一校尉創立基業;今孫皓舉江南而棄之!」[6]
統計名詞
壯年作為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名詞,曾經指涉30歲到44歲間的人口,有時指涉24到39歲間的人口,缺乏穩定定義,在新的人口統計類別,已被整併為青壯年,青壯年在統計上有時完全涵蓋15歲到64歲的所有經濟生產人口;有時則青壯年只包含壯年的傳統定義,與45歲到65歲的中年或中壯年進行區別,專指18歲到44歲的年紀。[7]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