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多米諾骨牌理論

關於共產主義影響的理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多米諾骨牌理論(英語:domino theory)是由美國政府冷戰時間所提出的國際關係理論[1]。該理論最早由艾森豪威爾提出[2],他指假如中南半島落入共產黨的控制,其他東南亞國家都會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逐漸被共產黨赤化,因此多米諾骨牌理論成為日後美國強烈介入他國的原因。

Thumb
多米諾骨牌理論被比喻為亞洲共產主義國家多米諾骨牌效應
由左而右的順序是: 中國 北韓 越南 寮國 柬埔寨 泰國 馬來西亞 印度尼西亞 緬甸 印度

美國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在1954年的新聞發布會中如此描述了這一理論:

最後,你得考慮的更遠一點——(局勢)可能會遵循所謂的「多米諾骨牌」原則。當你設置了一排多米諾骨牌,敲倒第一個多米諾骨牌,可以確定的是後面的骨牌會很快的一個接著一個倒下。你得考慮到(赤化)產生的最深遠的影響[3]

此外,艾森豪對多米諾骨牌理論的深刻信仰提高了美國追求多邊主義的成本[4]。因為在這之前已經有了中國共產黨贏得國共內戰、東南亞的共產主義大傳播以及朝鮮戰爭,多米諾骨牌理論事實上是在對抗大半個東亞和東南亞[4]。艾森豪認為東亞的共產主義擁有著強大的力量,這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的評論一致[5]

美國擔心越南赤化,馬來西亞及菲律賓亦會受到影響,結果是美國動用大量人力物力都未能阻止越南赤化。而越南赤化後,因共產主義國家內部陸續在政治、經濟、道義上遭到挫敗,並在亞洲發生了共產主義國家間的戰爭(例如柬越戰爭1979年中越戰爭)。因而僅有寮人民民主共和國柬埔寨人民共和國兩個東南亞國家改投共產主義陣營,令骨牌理論出現逆轉。後該理論又曾使用在獨裁國家民主化之上[1]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