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件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件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境內一條用於運輸特大件裝備產品的大件運輸專用公路。[1]它起於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終於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全長246公里。其北段為108國道(德陽-成都段),成都市區段通過川陝路入城,經過成都市中環路、二環路,南段為318國道(成都市區-新津段),四川省省道103線(新津-樂山段)。隨著2016年成都市境內的大件路外繞線的通車,大件貨運運輸不再經過成都市二環路,改走大件路外繞線,減少了對成都市區交通的影響。[2]大件公路的終點位於樂山市市中區的大件碼頭,大件物資從大件碼頭下水後,順岷江而下到達長江航道[3]。
修建歷史
20世紀80年代初,三線建設時期落戶四川德陽的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東方電機廠、東方汽輪機廠為解決三峽水電站所需的大件物資運輸而修建。[4]初期,根據四川省計經委《關於對大件公路設計任務書的批覆》,大件路線路本來設計為經德陽縣(今旌陽區)、廣漢、新都、成都郊區(大興、西河鎮、華陽鎮)、仁壽、井研、樂山五通橋東風碼頭,路線基本與國道108、213一致。[5]由於資金有限,加上交通部補助新建成都到新津、新津到樂山的公路擴建,所以將方案修改為南段從成都市區經新津、夾江到達樂山。[6]
1984年德陽至成都段56.67公里(北段)開始施工,於1988年10月通車;1987年成都至新津段37.68公里(南段)開始施工,於1989年通車。1989年,新津到樂山段開始陸續改造。[1]
改建工程
大件裝備運輸車隊進入成都市區會造成交通擁堵,也會造成經過成都二環路時人行天橋需要升高以供大件車隊通行[7]。為了解決大件車隊進入成都市區的諸多問題,所以需要修建一條經過成都市新都區、青白江區、龍泉驛區、雙流區、新津縣的大件路外繞線。[8]2016年8月18日,大件路外繞線正式通車。[2]
設計標準
•路線平曲線一般最小半徑150m。
•大件公路設計荷載標準為公路-I級;對單體質量不大於290t的貨物,採用尼古拉/水工窄系列2縱列車型驗算;對單體質量不大於740t的貨物,採用水工/天捷寬系列3縱列車型驗算;對單體質量不大於1000t的貨物採用尼古拉/水工窄系列4縱列車型驗算。
•路線豎曲線最小半徑450m,豎曲線最小長度35m。
•路線縱坡不應大於3%。受地形條件或其它特殊情況限制,經技術經濟論證合理,最大縱坡可採用4%。
•行車最小淨空高度9.0m,跨越公路的通訊、電力等管線應另加安全高度。
•路面寬度:路線直線段及平曲線半徑R≥300m時,路面寬度≥8.0m,行車掃空寬度12.0m;路線平曲線半徑300m>R≥150m時,路面寬度≥10.0m,行車掃空寬度12.0~14.0m。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