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典尊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典尊經》(巴利語:[Mahāgovinda Sutta] 錯誤:{{Lang}}:無法辨識語言標籤 ISAT(幫助)),《巴利三藏》中的長部第十九部經。
經中講述佛陀在王舍城靈鷲山時候,一位乾達婆青年前往拜見佛陀。其告訴佛陀,帝釋天為三十三天諸神講述佛陀的八無等法。然後梵天常童子(Brahma Sanaṅkumāra)出現,為三十三天諸神講述佛陀前生曾為婆羅門祭司典尊(Govinda)門下童子,名為焰鬘(Jotipāla),後繼承典尊之位,得到大典尊(Mahāgovinda)的稱號。[1]大典尊想要見到梵天,就在雨季靜處,修行悲禪觀。梵天顯身,指示其應出家修行,才能與梵天同住。乾達婆問佛陀是否記得此事,佛陀說記得。但佛陀指出,這只是出於梵界的方法;而若證得涅槃,則要修行八正道。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