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葉醉魚草

玄参科醉鱼草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叶醉鱼草
Remove ads

大葉醉魚草學名Buddleja davidii),又名絳花醉魚草(中國樹木分類學)、穆坪醉魚草(中國樹木分類學)、興山醉魚草(中國樹木分類學)、白背葉醉魚草(雲南植物研究)、白壺子(甘肅武都),是玄參科醉魚草屬的植物。

快速預覽 大葉醉魚草, 科學分類 ...
Remove ads

命名

學名Buddleja davidii來自英國植物學家亞當·巴德爾以及法國植物學家譚衛道。譚衛道十九世紀末發現了此品種,William Houstoun將其引進英國時,建議命名紀念巴德爾,因此學名依照兩人的名字Buddle以及David命名。[1][2]

形態

落葉灌木,高3~5公尺,小枝微有棱,被柔毛。橢圓狀披針形的葉片對生,葉片大,長5-25公分,緣有細齒,葉背密被星狀絨毛。多數小聚傘花序集成穗狀圓錐花序,有淡紫、紅、暗紅、白、藍等色,口部橘黃,花色豐富,花味芬芳。條狀矩圓形蒴果,無毛或稍有鱗毛;種子多數,兩端有長尖翅。

分布

原產於中國西北部和日本,現分布在馬來西亞美國日本非洲印度尼西亞英國紐西蘭以及中國大陸雲南西藏廣西四川浙江江西陝西甘肅廣東貴州湖南江蘇湖北等地,生長於海拔800公尺至3,000公尺的地區,一般生長在山坡及溝邊灌木叢中,常作為觀賞植物栽培,並有很多變種已培育並命名。

此物種已在歐洲中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城市中野生化,遍及荒地及花園,是一種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因為很多蝴蝶物種均會以其花蜜為食。

嚴冬時,大葉醉魚草在溫度−15℃-−20℃的北方大陸性氣候地區難以存活。

圖片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