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麥胖報告
电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Infobox film
|name = 麥胖報告
| original_name = Super Size Me
|image =
|caption =
|director = 摩根·史柏路克
|producer = 摩根·史柏路克
|writer = 摩根·史柏路克
|starring = 摩根·史柏路克
亞歷山德拉·賈米森
達里爾·艾薩克斯
|music = 道格·雷
史蒂夫·霍羅威茨
邁克爾·帕里什
|cinematography = 史考特·安布羅齊
|editing = 朱莉·鮑伯·倫巴第
|distributor = 塞繆戈溫電影公司
Roadside Attractions
|released = 2004年5月7日
2004年7月8日
2004年11月11日
|runtime = 98分鐘
|country = 美國
|language = 英語
|budget = 製作:6.5萬美元[1]
宣傳、廣告:100萬美元[2]
|gross = 2223萬美元[2]
| cn_name = 麥胖報告
| hk_name = 麥胖報告
| tw_name = 麥胖報告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3年11月15日) |
《麥胖報告》(英語:Super Size Me,新加坡譯《超級快餐王》,中國大陸譯《大號的我》,香港譯《不瘦降之謎》)

,由美國電影導演摩根·史柏路克(Morgan Spurlock)所製作、導演、編劇及主演的紀錄片,內容以他從2003年2月起連續30日只進食麥當勞食品的情況,顯示經常進食麥當勞食品對生理及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
正式開始之前,史柏路克全面戒菸禁酒.甚至二手菸也不接觸,以免加重身體負擔。
開始時,33歲的史柏路克身高6英尺2英寸(188公分)、體重185磅(84公斤)、身高體重指數(BMI)為23.7、體脂肪率約11%,健康水平為中上,接著他連續30日三餐均進食麥當勞食品,並且規定一定要同意服務員誘請將套餐「加大碼」(Super size)。30日後,他的體重為210磅(95公斤)、增加了25磅(11公斤),BMI為26.87,體脂肪率約為18%。醫生檢查出他有憂鬱症和肝臟衰竭的跡象。此紀錄片拍攝完成後,史柏路克花費14個月的時間才回復至原來的體重,其中食用大量蔬果,以及適當體能鍛鍊。
《麥胖報告》的續集《麥胖報告2》(Super Size Me 2: Holy Chicken!)同樣由摩根·史柏路克執導,於2017年9月在多倫多國際影展首映[3],並於付費訂閱制的YouTube Red上架[4]。
Remove ads
後續影響
在英國,麥當勞公司在這部紀錄片的影展預告片中插進了一支簡短廣告。此廣告表達了該公司的立場:「有些我們不同意,但是有些我們是同意的。」
這部紀錄片啟發了BBC製作電視影集《The Supersizers...》的靈感,兩位節目主持在節目中享用一些歷史上的經典美食,並且透過醫學檢測來探究他們的健康影響[5]。
在此片後,摩根·史柏路克擔任電視節目《三十天》(30 Days)的導演,此節目是在每一集都邀請一位主角,沿用《麥胖報告》模式,針對某個主題持續做30日的重複行為,例如:在沃爾瑪連鎖超市工作30天;並且搭配與這個主題有關的社會議題探討。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