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叻市

越南林同省省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叻市
Remove ads

大叻市越南語Thành phố Đà Lạt城庯多樂[1]),又譯茶叻[2]大勒[2],是越南林同省省蒞。該市的海拔高度為1500米,位於中部高原南部。該名稱來源於當地少數民族,在原文中意為「Lạt溪」。

快速預覽 大叻市Thành phố Đà Lạt 多樂, 國家 ...

大叻是越南一個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其溫和的氣候有別於其他地區的燠熱,擁有瀑布和湖泊等美麗的風景和豐富的農產花、植物。前大叻皇宮建於1922年。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法屬印度支那時期的大叻市地圖

大叻市在被越南阮朝統治之前屬於占婆人的部落地區。該地被稱作Lang Bian高原(另有Langbiang多種拼寫方式),後越南語化為林園高原,又稱作大叻高原,是西原高原的組成部分。

「大叻」(越南語Đà Lạt、法語:Dalat)一名來自當地原住民語言格賀語的「daa Laac」,其中「Daa」表示「河流」,「Laac」則指住在當地的格賀族的一支部落,意譯為「格賀族居住之所」。

1893年,著名的細菌學家亞歷山大·耶爾森來到林園高原探險。1897年,耶爾森請求法屬印度支那總督保羅在這裡興建高山避暑勝地。這一建議得到了總督的認可。此後,法國殖民政府逐漸開發大叻。

1899年11月1日,總督保羅簽署法案,在林園高原設立同狔上省,同時設立性靈和林園兩個據點。

1900年,殖民政府在大叻設立大叻督理座。次年,修建了從寧順省到大叻的鐵路。

1902年,總督保羅返回法國任職,開發大叻的計劃被殖民政府暫停。

1916年,殖民政府在大叻設立林園省

1917年,順化朝廷工部尚書段廷𧀲視察大叻。

1920年10月31日,撤銷林園省,改設大叻市社。同時在大叻建設林園療養院

1941年1月8日,殖民政府重新設立林園省[3]

在法國殖民統治期間,法國人在大叻留下了別墅、林蔭大道,類似於瑞士的風光保持至今。他們還興建了寄宿學校,來自印度支那各地的兒童在此接受法國神父、修女的教育。這裡還有耶穌會等修會培養神父的修道院。

二戰期間,大叻曾經是印度支那聯邦的首都。

1945年8月,越南發生八月革命越盟在大叻成立了林園省臨時人民革命委員會。同時,阮朝皇室成員阮福膺荌則被越南帝國陳仲金政府任命為大叻市長。1949年,越南國政府任命陳廷桂博士為大叻市長。

1950年4月15日,西原高原5省被越南國劃定為皇朝疆土,以大叻市為首府。

1950年,越南國陸軍官校英語Vietnamese National Army第一屆學員畢業,許多人後來成為越南共和國(南越)軍政要員。這裡還有一所飛行員學校在甘離機場英語Cam Ly Airport

1951年11月10日,越南國國長保大帝下發第4號諭,劃定大叻市社邊界。

1950年代中葉,越南偵察協會英語Vietnamese Scout Association在大叻建立國家訓練場地。

1955年,吳廷琰操作公投,廢除了越南國,同時撤銷皇朝疆土,將西原5省直接併入越南共和國。

1956年,大叻市社被劃定為直轄市。

1958年5月19日,越南共和國吳廷琰總統簽署敕令,設立宣德省,省蒞設在大叻市社。

1975年4月3日,越南人民軍攻佔大叻。

Thumb
大叻市

1976年2月,林同省宣德省和大叻市合併為林同省,大叻市成為林同省蒞。大叻市下轄第一坊、第二坊、第三坊、第四坊、第五坊、第六坊、耶農社、春長社、春壽社6坊3社。

1986年6月6日,原第一坊分設為第一坊和第二坊,原第二坊分設為第三坊和第四坊,原第三坊分設為第五坊和第六坊,原第四坊分設為第七坊和第八坊,原第五坊分設為第九坊和第十坊,原第六坊分設為第十一坊和第十二坊[4]

1999年7月24日,大叻市被評定為二級城市[5]

2009年3月6日,春長社析置站行社[6]

2009年3月23日,大叻市被評定為一級城市[7]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Thumb
天主教聖尼各老主教座堂

大叻市下轄12坊4社,市人民委員會位於第八坊。

  • 第一坊(Phường 1)
  • 第二坊(Phường 2)
  • 第三坊(Phường 3)
  • 第四坊(Phường 4)
  • 第五坊(Phường 5)
  • 第六坊(Phường 6)
  • 第七坊(Phường 7)
  • 第八坊(Phường 8)
  • 第九坊(Phường 9)
  • 第十坊(Phường 10)
  • 第十一坊(Phường 11)
  • 第十二坊(Phường 12)
  • 耶農社(Xã Tà Nung)
  • 站行社(Xã Trạm Hành)
  • 春壽社(Xã Xuân Thọ)
  • 春長社(Xã Xuân Trường)

地理

大叻的市中心擁有一個人工開挖的5平方公里的春香湖。平均氣溫為17℃,最熱的季節不超過25℃。清晨,該市從湖中升起迷霧。其適宜的氣候有利於種植農作物。

大叻以種植蘭花玫瑰、蔬菜和水果以及釀酒為主。

更多資訊 大叻(1981-2010), 月份 ...

歷任領導

市長(1901-1975)

來源於林同省官網上的大叻地誌:[8]

  • 尚普德里(Champoudry):1901-1908
  • 卡尼韋(Canivey):1909-1916
  • 屈尼亞克(Cunhac):1916-1920
  • 加尼耶(Garnier):1920-1926
  • 埃爾瓜什·沙桑(Helgouach Chassaing):1926-1930
  • 達勒·奧古斯特(Darles Auguste):1930-1934
  • 尚普德里(Champoudry):1934-1937
  • 呂西安·奧熱(Lucien Auger):1937-1940
  • 德·雷東(De Redon):1940-1942
  • 貝爾若昂(Berjoan):1942-1945
  • 阮進浪越南語Nguyễn Tiến Lãng(Nguyễn Tiến Lãng):1945
  • 膺荌(Ưng An):1945
  • 莫維隆(Movillon):1946-1949
  • 陳廷桂(Trần Đình Quế):1949-1950
  • 高明號(Cao Minh Hiệu):1950-1955
  • 陳文福(Trần Văn Phước):1955-1963
  • 陳玉絢(Trần Ngọc Huyến):1963-1964
  • 丁文第越南語Đinh Văn Đệ(Đinh Văn Đệ):1964-1965
  • 陳文奮(Trần Văn Phấn):1965-1966
  • 阮氏候(Nguyễn Thị Hậu):1966-1968
  • 路功名(Lộ Công Danh):1969
  • 阮伯辰(Nguyễn Bá Thìn):1970-1973
  • 阮合段(Nguyễn Hợp Đoàn):1973-1975
Remove ads

景點

參見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