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合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合相
Remove ads

大合相是指木星土星合相,這時兩顆行星在天空中出現的距離最近。大合相大約每20年發生一次,其時木星在其軌道上會「超越」土星。這類合相之所以冠名以「大」,是因為它們是迄今為止最罕見的裸眼可見行星(即不包括天王星海王星)合相。[1]

Thumb
2020年大合相的拼接照片,拍攝於最接近前4小時,木星在上,土星在下,相距約6-7角分。木星周圍環繞著四顆伽利略衛星中的三顆:由左到右分別為木衛二木衛一和木衛三。土星的衛星土衛六位於照片最下方。

歷次合相時,兩顆行星的距離不同,通常介於0.5到1.3(30到78角分,或滿月寬度的1到2.5倍)。極近距離的合相發生頻率要低得多(儘管按照內行星的標準,1.3°的最大距離已是很近的值了):自1200年以來,相距小於10分的事件只發生過4次,最近一次是在2020年。[2]

歷史

大合相在歷史上曾被當作預兆而得到過極大關注。在中世紀晚期和文藝復興時期,無論是第谷克卜勒時代之前的前科學和過渡時期的占星天文家,還是籮吉爾·培根皮埃爾·戴伊等學者,都曾將大合相作為他們討論的話題。但丁[3]莎士比亞[4]等作家的流行文學作品中也提到過大合相。在歐洲,這種興趣可以追溯到阿拉伯語文本的翻譯作品,以阿巴拉薩關於合相的著作為代表。

儘管存在數學上的錯誤,而且占星家們對宮位何時開始存在一些分歧,但對此類事件意義的信仰產生了一系列作品,其數量保持增長直至16世紀末。由於1583年的大合相是發生在水象宮位的最後一次,人們普遍認為它預示著世界末日的變化;1586年,教宗還因此下詔反對占卜。然而,在占星家預測的1603年裡,並沒有發生任何令人擔憂的重大事件,公眾的興趣隨之迅速消失。等到下一次宮位起始時,現代科學共識早已將占星術確立為偽科學,行星排列不再被視為預兆。[5]

天體力學

Thumb
克卜勒1606年出版的《新星英語De Stella Nova》一書中的黃道經度模式圖

平均每19.859個儒略年(每個儒略年為365.25天)就會出現一次大合相。這個數字可以通過會合周期公式計算出來:

其中,JS分別是木星(4332.59天)和土星(10759.22天)的軌道周期。[2](實際上,由於地球的軌道尺寸,大合相在平均發生時間之後的幾個月里可能再度發生)。由於其他裸眼可見行星之間的合相周期都少於27個月,大合相是最罕見的。

偶爾地,單季里也會出現多次大合相,這發生在兩顆行星沖日時:這被稱為三重合相英語triple conjunction(該名詞不僅用於指稱大合相事件)。

最近一次大合相發生在2020年12月21日,下一次大合相將發生在2040年11月4日。在2020年的大合相期間,兩顆行星在天空中最接近時相距6角分,這是自1623年以來兩顆行星最近的距離。[6]之所以如此接近,是因為合相發生在兩顆行星軌道看似(太陽視角,與地球類似)相交的兩條黃道經線之一的附近。

由於19.859年等於1.674個木星軌道和0.674個土星軌道,三次合相周期近似於完成一整圈。這就是為什麼如右圖所示的經度周期形狀近似於三角形。三角形的三個點與行星同向旋轉,速度大約是每四個世紀轉六分之一圈,因此每隔約四個世紀,會有一次極近的合相。目前,近距離大合相的經度約為307.4度和127.4度,分別位於摩羯座巨蟹座。然而,由於地球在其軌道上的位置不同,地球視角上兩顆行星的位置會比其日心經度提前或落後最多10度左右。[2]

相對於地球軌道平面(黃道面),土星的軌道平面傾角有2.485度,木星的軌道平面傾角有1.303度。有趣的是,兩顆行星的升交點都很相似(木星為100.6度,土星為113.7度),這意味著如果土星在地球軌道平面之上或之下,木星通常也是如此。因為這些交點排列得如此之好,預計每次合相時的距離都不會比兩顆行星的軌道傾角之差大太多。事實上,在公元1年到3000年之間,只有1306年和1940年的最大合相距離是1.3度。這兩年的合相都發生在兩顆行星最偏離黃道面之時:1306年的經度206度(因此高於黃道面),1940年的經度39度(因此低於黃道面)。[2]

Remove ads

歷次大合相列表(1200年至2400年)

下表[2]詳細列出了1200年到2400年間的歷次大合相。表中列出歷次合相在赤經上的發生日期(黃經上合相的發生日期可能相差數日)。1582年前的日期以儒略曆記錄,1582年後的日期以格里高利曆記錄。

黃經一欄是從曆元J2000春分點位置逆時針測量的。這種不旋轉的坐標系不隨地軸進動而移動,因此適合用來計算星體的位置(在天體測量學中,經緯度是以黃道為基礎的,而黃道是地球軌道向日和反日的無限延伸)。另一種常用於合相的坐標系,是以春分點為起點沿赤經逆時針測量,以地球赤道和經過春秋分點的經線為準。以黃道坐標計算的距離通常較小。

距離一欄為行星間的角距離,以角分(六十分之一度)為單位;距角一欄為合相點到太陽的角距離,單位是度。當距角在-20到+20度之間時,由於與太陽距離過近,合相會變得難以或無法觀測,或者只能從特定的地理緯度上觀測。需要注意的是,特定情況下亦無法觀測到合相,如其發生時位於地平線之下,或其發生時刻在某些地區為白天。不過,地球上觀測點的位置對大合相最小距離的影響,要比有內行星參與的合相要小。負距角表示兩顆行星位於太陽以西(晨空可見),而正距角表示兩顆行星位於太陽以東(晚空可見)。

大合相的周期與日食(即日月合相)的沙籮周期大致相似。某周期的合相大約每隔119.16年發生一次。周期長度之所以是每六次而不是每三次合相,是因為119.16年要比比119.16/2 = 59.58年更接近整數,這時地球在其軌道上的位置會更接近之前的位置,觀測到的合相也會更為相似。在每一輪周期里,合相會從僅日出前可見,逐漸進展到整夜可見,然後再進展為日落前可見,並最終回到日出前可見。在一個周期中,每次合相在天空中的位置會依次增加平均16.3度的經度,使得平均每2634年就有一次相對於恆星的完整周期。如果我們改用從春分點向東測量經度的慣例,我們必須記住,春分點大約每25772年循環一次,所以這樣測量出的經度增幅稍快,上述數字會變成17.95度和2390年。

一次合相可以是三重合相英語Triple conjunction的一部分。在三重合相事件裡,由於所處星座和年份相同或相近,單次合相併不會推進周期。這也是大合相唯一可能在相隔不到約20年內多次發生的原因。[2]

更多資訊 日期, 黃經 (度) ...
更多資訊 角距離, 合相次數 ...
Remove ads

著名的大合相

更多資訊 日期, 黃經(J2000參考坐標) ...
更多資訊 黃經, 合相次數 ...
Remove ads

公元前7年

約翰內斯·克卜勒在研究1603年的大合相時,認為伯利恆之星可能正是當年的大合相。他計算發現,木星和土星的三重合相發生在公元前7年(用天文年號表示為-6);[7][8]三重合相是指木星和土星在沖日位置或其附近時的合相。在這種情況下,木星和土星將三次占據相同的赤道經線或黃道經線——取決於人們使用哪種「合相」的定義。這一現象由視逆行運動導致,發生在數月內。最近的三重合相發生在1980年和1981年[9],下一次將發生在2238年和2239年。

1563年

來自克拉科夫學院的天文學家(揚·穆塞修斯英語Jan Muscenius、斯坦尼斯瓦夫·雅各布奇克(Stanisław Jakobejusz)、尼古勞斯·謝德克(Nicolaus Schadeck)、彼得魯斯·普籮博科維奇(Petrus Probosczowicze)等人)觀測了1563年的大合相,以比較阿方索星曆表(基於地心說模型)和普魯士星曆表(基於哥白尼日心說英語Copernican heliocentrism)。根據普魯士表,天文學家發現木星和土星彼此距離很近,以至於木星掩蔽了土星[10](1563年8月25日的實際角距離為6.8分[2])。而按照阿方索表,合相發生在另外一天,但在其預測的那一天裡,角距離足足有141分。克拉科夫的教授們因而推薦採用更準確的哥白尼預測。在1578年至1580年期間,瓦倫丁·豐塔尼(Valentin Fontani)曾為哥白尼日心說發表了三次演說。

Remove ads

2020年

Thumb
2020年大合相前後木星與土星的距離

2020年的大合相是自1623年以來最接近的一次[6][2],也是公元前三千年中第八近的一次,兩顆行星間的最小距離為6.1角分。這次大合相也是自1226年以來最容易看到的近合相(因為之前1563年和1623年的近合相離太陽更近,因此更難看到)。[11]它發生在日心合相的7周後,當時木星和土星的日心經度相同。[12]

合相距離最近的時刻為協調世界時12月21日18時22分,[9]當時木星在土星以南0.1°,太陽以東30°。這意味著這兩顆行星一起出現在大多數中小型望遠鏡的視野中(儘管在沒有光學輔助設備的情況下仍能將它們區分開)。[13]在距離最近之時,兩顆行星在肉眼看來呈一對聯星。[11]在中北緯地區,日落後一小時可在西南地平線上方不到15°的高度,朝摩羯座的方向上看到這兩顆行星。[14][15]

這次大合相引起了媒體的極大關注,由於合相發生在聖誕節前後,新聞界稱其為「聖誕之星」。[16]

Remove ads

畫廊

7541年

除了是三重合相外,7541的大合相預計還將出現兩次掩星:一次是2月16日的部分掩食,一次是6月17日的全掩食。[9]然而,對如此遙遠未來的行星位置準確性的預測是非常不確定的,因此也有部分計算認為,7541年將會出現距離極近的合相,但不會發生掩食。這將是自公元前6857年以來,兩顆行星之間的首次掩食;行星間的距離在疊加時會小於約0.4角分。[2]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